如此一来,自然大大降低了药效,却又不会真的吃出太大的问题。
苏木脸色变得阴沉,暗道不良药商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又想起小齐的话,想着看样子得尽快去他家里一趟。
先把这事搁在一边,重新拣了一味药教给青黛辨识,让虎杖在旁帮着挑拣,他自去配制朱颜药丸。
取了戥秤,称了所需的剂量。
先用捣药罐进行破碎,再用药碾细细碾过,最后放到乳钵里进行最后的精加工。
几味药材一一进行研磨,都制成了精细的药粉。
把药粉按照剂量均匀混合之后,这才取了蜂蜜。
用蜂蜜把药粉调和成合适的膏状,用手搓成一颗颗黄豆大小的药丸。
放在一个干净的竹匾上,搁在背阴的地方慢慢晾干。
一口气配了二十多粒,怎么都能够用。
苏木舒了口气,起身活动酸痛的腰肢。
那边青黛、虎杖己经把药材都挑好了。
除了那些假药,其他的也都分门别类的一一用纸包好。
都是药材,不好浪费,以后总是用得到。
喊了虎杖师弟帮忙,把地上的那些家伙什都给收到房里。
苏木又去柴房里找了两根枯竹,用柴刀修成了想要的样子。
青黛瞧了好奇,凑了过来,乖乖的问哥哥想做什么。
苏木一声轻笑,虎撑都买好了,他这个小郎中也就差最后一样家伙什。
那就是游方郎中必备的摇幌。
游方行医不似挑担做买卖,乱喊乱叫会让人觉得不吉利。
总不能到处走着问人家是不是有病?
可郎中总得吃饭,不能喊叫那就得有招牌。
摇幌就是郎中的招牌,虎撑发出的铃声就是郎中的叫卖。
跟妹妹青黛简单说了摇幌、虎撑的作用。
小家伙似懂非懂,苏木拍了拍她的脑袋,领着她把昨晚买来的麻布拿了出来。
那麻布特意让师傅剪裁成了三尺长、一尺宽,两头卷边缝在了一起,留好了两个套子。
苏木取来笔墨,蘸了浓墨,写下了治病救人西个大字。
青黛站在一旁,苏木一一教了。
喜得小丫头又去搬了自己的纸笔,铺在院子上的石桌上,一笔一划跟着学了起来。
等墨迹干透,苏木用两根短竹竿,一上一下,横着穿了起来。
取了准备好的细麻绳,分别绑在了竹竿的两头,这样麻布既不会滑落,又可以固定在长竹杆上。
绑好之后,师弟虎杖见了,一个箭步蹿了过来,夺过摇幌,举在手中,似模似样的在院子里转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