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进镇!鱼龙混杂之地
清晨的阳光费力地穿透薄雾,给古老的柳林镇镀了一层朦胧的金边。-晓?税¢C\M-S¢ ^已+发+布¨罪·新¨章/节?
镇门口,人流逐渐多了起来。挑担子的菜农,赶毛驴的货郎,推独轮车的脚夫,还有一些早起赶路的行人,都聚在矮小的城门洞前,形成了一股缓慢涌动的人潮。
城门口站着七八个穿着黑色短褂,腰间扎着宽布带,手里拿着棍棒甚至短刀的汉子。他个个歪戴着帽子,叼着烟圈,眼神倨傲地打量着每一个试图进城的人,显然就是猴子和石头口中那些青帮的看门人。
在城门旁边,摆着一张破旧的桌子,一个留着山羊胡,穿着长衫的中年人坐在那里,面前放着一个钱匣子和一个毛笔账簿。每个进城的人,无论身份贵贱,都要老老实实地走到桌子前,根据人头和携带的货物,缴纳一笔数额不等的“进门费”,才能获得准通行。稍有迟疑或不满,旁边那些拿着棍棒的汉子将立即围上来,恶声恶气地恐吓,甚至拳脚相加。
这就是柳林镇的规矩,简单粗暴,却无人敢于反抗。
罗青山带着林夏、老王和铁牛,作为第一拨,混在人流中,慢慢靠近城门。
罗青山扮演的小商人角色十分到位,他脸上堆着谦卑而略带谄媚的微丝,微微弓着腰,不时和周围排队的人搭讪几句,打听着镇子里的行情,显得十分自然。老王和铁牛则一左一右跟在他身后,虽然穿着粗布衣服,但眼神警惕,腰杆挺得笔首,自有一股彪悍的气,倒也符合保镖的身份。!零·点?墈¨书` -吾¢错+内¢容`
林夏则跟在罗青山侧后方,低着头,抱着那个旧皮包,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胆小怕事的账房先生。但他眼角的余光,却在飞快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和那些青帮看门人。
他注意到,这些青帮分子虽然看起来凶悍,但纪律性并不强,有人在互相嬉笑打闹,有人则目光游移,似乎在寻找可以敲诈勒索的目标。他们的武器也杂乱,除了棍棒短刀,只有领头的那个好像是小头目的人腰间别着一把老旧的驳壳枪。
终于轮到他们了。
“干什么?”山羊胡账房先生头也不抬,例行公事地问道。
“这位爷,”罗青山连忙上前一步,从怀里掏出几张铜板,恭敬地放在桌子上,“小的南边过来收点山货药材的小本生意人,带了两个伙计(指老王和铁牛)和一个账房(指林夏),进城讨口饭吃。”
山羊胡抬起眼皮瞥了他们一眼,又掂量了一下铜板,撇嘴:“西个人,连人带货(虽然他们没带什么货,但这是规矩),一共......二十文!”
二十文!这在当时可不算小数目,足够普通人一两天的嚼用了。
罗青山脸上露出一丝肉疼的表情,但还是赶紧又补了几枚铜板:“是是是,爷说多少就是多少。”
山羊胡才满意地点点头,拿起毛笔,在一个破旧的本子上随意画了个记号,然后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进去吧!”
旁边几个拿着棍棒的汉子象征性地打量了他们几眼,见他们老老实实交了钱,也没多加为难,让开了道路。¢0`0?暁\税\惘, ¢埂?辛~醉¨全?
罗青山连忙点头哈腰地道谢,带着林夏三人,快步走进了城门洞。
穿过阴暗潮湿的城门洞,眼前豁然开朗!
柳林镇内侧的景象,与外面萧瑟破败的山区截然不同!虽然街道仍然是坑洼不平的青石板路,两旁的房屋也大多是矮小的木制结构建筑,但人气却旺盛得多!
店铺林立、茶馆、酒馆、杂货店、当铺、药店、粮油店......应有尽有。虽然天色尚早,但许多店铺己经开门营业,伙计们忙着卸下门板,打扫卫生。街上,行人逐渐增多,挑夫、小贩、赶集的乡民,甚至还有几个穿着绫罗绸缎、带着家丁的富绅,形形色色的人物穿梭在其中。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复杂的气味——食物的香气,药材的苦味,牲畜的骚味,河流的腥味,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江湖码头的混浊气息。
喊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车轮滚滚声、船只的汽笛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勃勃生机,但暗藏着混乱和无序。
林夏一边走,一边快速地观察着。他注意到,镇子里的青帮势力确实无处不在。几乎每隔一段路,就能看到几个穿着黑色短裤,无所事事的青帮分子在街头游荡,或者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茶馆、赌场门口。他就是这里的“法”,就是这里的“秩序”。普通人看到他们,都纷纷低头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