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气候边缘 > 第45章 成本迷局:理想主义的现实重力场

第45章 成本迷局:理想主义的现实重力场

物数据竟与20年前烟草公司的篡改手法如出一辙——同样的统计学魔术,同样的ppm单位游戏。

大记者黄娅娅策划了绝地反击。她邀请3位诺贝尔奖得主直播验证材料的安全性,却在开播前收到恐吓包裹,里面是用生物基材料打印的婴儿棺椁,内置的播放器循环着合成音:“每个伟大发明都需要活祭品。”

最黑暗的时刻,联合国气候特使苏薇的全息影像穿透电磁封锁降临。她身后是正在下沉的马尔代夫议会大厦,珊瑚混凝土构筑的穹顶在水压下绽放裂纹。“国际气候法庭刚通过特别法案,”她的声音裹挟着电离层的杂音,“任何阻挠漂浮城市计划的行为都将视为反人类罪。”

市政厅的妥协来得猝不及防。当刘宇带着新报价单走进招标会现场时,发现竞争对手的标书散发着深海鱼油的腥气:那些用珊瑚材料打印的文本,每一页都嵌着西区灾民的指纹水印。

胜利的香槟尚未开启,李墨飞就收到量子加密邮件。某颗间谍卫星传回的图像显示,三家石油公司正在北极圈建造巨型浮动平台,其结构竟与他们被盗的专利设计惊人相似。更令人窒息的是,这些平台不是为拯救气候难民,而是为开采最后的海底甲烷冰。

暴雨再次降临的夜晚,刘宇独自站在材料测试场。他面前是两幢1:1建筑模型:左侧的传统混凝土房正在酸雨中溶解,右侧的生物基建筑却因吸收二氧化碳而愈发坚固。当监测ai宣布右侧建筑的碳足迹转为负值时,市政厅的催款单同步抵达。因“违规使用未经批准的新型材料”,他们被处以造价的300%罚款。

黄娅娅的报道在午夜发布。镜头里,生物基材料构筑的临时庇护所中,三个孩子正用海藻墨水在墙上作画。他们笔下的未来之城漂浮在云海之间,每栋建筑都长着珊瑚般的触手,温柔地托起候鸟与潮汐。

“成本从来不是数字游戏。”李墨飞在项目日志里写道。当市政厅的查封封条贴上实验室大门时,他偷偷启动了种子计划:300个装着生物基材料孢子的气象气球正升入平流层,这些比花粉更轻的救赎之种,将在环流作用下飘向所有正在沉没的沿海城市。

当最后一颗气球消失在天际时,刘宇的监测环突然崩裂。这个曾恪守科研伦理的工程师,此刻正将核电站废墟的辐射数据与建材数据库融合。他的瞳孔里倒映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未来:一个在资本淤泥中窒息,另一个从技术的裂缝里野蛮生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