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天地玄门 > 第210章 牂牁古国

第210章 牂牁古国

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大意是:待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出使大夏国归来后’说他待在大夏时曾经看到过蜀郡出产的布帛,邛都的竹杖,让人询问这些东西的来历,回答的人说:“从东南边的身毒国弄来的,从这儿到那里的路途有数千里,可以和蜀地的商人做买卖。”有人听说邛地以西大约二千里处有个身毒国。张骞乘机大谈大夏在汉朝西南方,仰慕中国,忧虑匈奴阻隔他们与中国的交通要道,假若能开通蜀地的道路,身毒国的路既方便又近,对汉朝有利无害。于是汉武帝就命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让他们寻找捷径从西夷的西边出发,去寻找身毒国。他们到达滇国,滇王尝羌就留下了他们,并为他们派出十多批到西边去寻找道路的人。过了一年多,寻路的人们全被昆明国所阻拦,没能通往身毒国。

,!

滇王同汉朝使者说道:“汉朝和我国相比,哪个大?”汉朝使者到达夜郎,夜郎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x~i+a.n,y.u-k`s~.?c`o_m?这是因为道路不通的缘故,各自以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汉朝的广大。

这里的夜郎国,就在安顺附近。

然而,现在这个时代当然没有了夜郎国,但却有他的后裔,或者说自认的后裔。《水经注》里记载了牂牁古国的事情,而徐霞客要验证的,就是这个。

据《水经注》考证:

牂牁古国在西南边地的兴起,史无确载。“牂牁”之名首见于《管子?小匡篇》。郦道元推断,其存在时间约与春秋时代相始终。牂牁亡后,夜郎继起。汉灭夜郎,以其故地置牂牁郡,治所即在今安顺城南七公里处之宁谷镇。

在这一带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一支数万人礼仪风俗都非常独特的苗族我,自称为“蒙正苗族”,是全国苗族一百三十多个支系中唯一一支以“竹王”为图腾的苗族。千百年来,他们坚信自己就是夜郎竹王的后裔,家家户户都用竹块束成夜郎竹王的偶像祭供在堂屋楼上。请竹王、供竹王、竹王陪祭是成年男性一生中的三件大事。妇女则用两块竹片髻在头顶上,以示对竹王至高无上的崇拜之意。

男人成年仪式主要有三道程序,一是在二三月间花开时节杀母猪祭拜竹王;二是在次年冬、腊月才供竹王;三是人死后取下生前供奉的竹王竹片陪葬,意寓“亡人揣好竹片,到阴间与祖宗相认”。

这支苗族中有位老人,自称是夜郎王“多德”的第三十五代孙,并持有一枚青铜“夜郎王”印以佐证。据《水经注》解读:印下方左右两个文字为“多德”,上面一个“王”字代表夜郎国创始人“夜郎王”,下面一个“王”字为后代世袭之王,中间似人非人的图案为远古蒙正苗族图腾“蝴蝶”图像。此印为夜郎王自制,把蝴蝶图腾放置中央,以作民族标志。之后,夜郎后裔为纪念夜郎王才由“蝴蝶”崇拜转为“竹王”崇拜。

有关夜郎的记载,首见于《史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而有关夜郎王与竹的传说,则见之于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华阳国志》记载如下:“有竹王者,兴于遯水。有一女子浣于滨水,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蒙正苗族的“竹王”崇拜或正源之于此。

另据《后汉书》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牁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绶。后遂杀之,夷僚咸以重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牁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

据此,蒙正苗族或为竹王三郎神之后裔。在其现居镇宁革利乡猛正村尚存一座古代遗留下来的大城堡,位于一个名叫“大干丈”的自然村里,修建在一座高山峻岭之上,西面绝壁万丈,东、南、北则以三道石墙作为屏障。第一道围山而建,呈椭圆形;第二道较第一道稍长,连接第一道石墙两边终端,又两边终端与山西面绝壁相接;第三道于山的最高点,同样两边终端与绝壁相接。第三道石墙中间可修建数十栋房屋,应是该城堡的中心。城堡面积约相当于安顺城的面积,城墙用千斤巨石建造,气势恢宏雄伟,郦道元推断为夜郎王室后裔所修建的古城。只是,这个牂牁古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一点《水经注》上是没有的,要徐霞客来考证。

徐霞客漫步在安顺街头,他想找一个老人打听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