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鼓起掌来:“韩游击,末将今日方知指挥作战有如此的奥妙!如有机会,希望还能再在韩游击麾下作战,跟着你作战,真是太痛快了!”
韩信只是笑不说话。因为他没法回答,他估计,等战争一结束,他就又成伍长了。跟着我作战?那你先变成普通士兵吧,韩信心中暗暗想道。
韩信正和马超谈论战术,却见西楚军右后翼突然杀出一支汉军来,迎着西楚军发起攻击。那些当先逃命的西楚军士兵正庆幸自己得生,没想到又有汉军出现,立时大乱。
,!
“全军冲锋!”韩信也没想到会有这个意外之喜,当即下令全军向前冲锋。战场已经完完全全的变成了屠场,西楚军前面是汉军,后面也是汉军,一时间抛枪弃刀,丢盔卸甲,完全的任由汉军宰割。
“去看看,是哪路神兵来帮助咱们了!”韩信对马超下令。
“得令!”马超正要转身去问,韩信突然脸色一变,止住马超:“不必去了,我知道是哪路军了!”
马超大奇,向远处那股汉军看去,天色很黑,只能看出是汉军,别的什么也看不出来,不知道韩信是如何知道这是哪路汉军的?
“马参将,你速传我将令,”韩信疾声下令,“命右路军接应那支汉军回营,切切不可恋战,中路军与左路军交替掩护,后撤回营!”
马超的嘴张的能塞进一只拳头去。¢微¨趣*晓,税,网! /已?发+布,罪~芯-璋,截/
正是最爽的时刻,居然后撤?这又是什么原因?
“别犹豫了!”韩信见马超不动,厉声说道,“现在没时间给你讲个中原因!”
马超只好再次一肚子不满的去执行命令。
锣声响起,右路军掩护着那队汉军向后撤退,中路军与左路军放弃了屠杀,交替掩护向大营后撤。
除了右路军的指挥陈平,没有人对这个命令同意的。因为每个人都看得出,现在正是屠杀西楚军的大好时机,为什么放弃?
陈平同意这个命令,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对韩信的信任,更因为他负责接应这一队意外杀到的汉军,所以他第一个知道了这队汉军是哪里来的:他们是左一队的败兵!在他们的身后,万多西楚军正全力追来,相距连十里都没有!
全体汉军刚一进营,韩信就立刻下令:“整队,准备拒营抗敌!”
“怎么回事?”刘永福正自看的兴高采烈,没想到汉军居然全体后撤入营,他刚刚来到韩信身后就听到了韩信的这个命令,急忙发问。
韩信没有回答,他也不用回答。营外,火光大起,整齐的火把下,万多西楚军士兵已经进入视线。被韩信击败的西楚军很快为这支生力军所收拢,虽然伤亡惨重,但仍有三千余人尚可作战。与新来的西楚军合起来,差不多有一万三四千人之多。
所有将领都暗暗抽了一口冷气。
他们在接纳了这支人数约三千的新来汉军后,扣除了此战的伤亡,人数仍保持在一万三千左右,虽然西楚军人数与汉军差不多,但方才汉军已经队形全无,整个的散开大肆屠杀了,这时一队整齐的西楚军万人队来袭,汉军会立刻崩溃。而且大营里只有一千五百人,西楚军连准备都不用,可以毫不犹豫的直接攻下大营来。他们进营后刚刚整队,还没有整队完毕西楚军就到了,这要不是韩信见机的快,只要晚上那么一会儿功夫,可能想补救都来不及。
每个人都以佩服的目光看着韩信。在他们眼里,韩信应当和诸葛亮有一定的神秘联系。
不过,韩信可不这么认为。他不过是善于推理而已。
西楚军的右后翼,正是左一队的方向,这支汉军从西楚军的右后翼杀来,极可能就是来援的左一队,但从汉军人数上看,明显的不足万人,而且是差距相当大,西楚军能够想到打左三队的埋伏,绝不会想不到打左一队的埋伏,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这是一支与他们左三队一样被打了埋伏的左一队败兵。如果这是左一队的败兵,那么他们的身后会有谁跟踪而至?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他立刻下令后撤。
事实证明,他猜对了。
新来的西楚军见战场上一片狼藉,原来定下的两队联手攻击汉军左二队大营的计划已经不能再执行,一时也不便立刻发起攻击。
只见两支精锐的西楚军千人队先开到离汉军大营不远的地方,一左一右列成阵势,其他士兵则纷纷打扫战场,收拢败兵,准备下寨,一个个井然有序,忙而不乱,果然是训练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