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绫罗绸缎,恐怕难以入得了仙师的法眼。
于是,他们便绞尽脑汁,将家族中珍藏的、或者花费巨大代价从各处搜罗来的、自认为对修仙者可能有些许用处的奇珍异宝,通过钱城主这条线,源源不断地呈送到了听涛苑赵部与林木的面前。
这些厚礼,果然与林木先前在黑风集那些散修手中见到的截然不同。没有俗气的金银,取而代之的,是一株株用玉盒精心盛放的、看起来颇有年份的灵药。
虽然大多只是些百年左右的何首乌、黄精、赤阳草、月见花之类的灵药,其中也不乏几株达到了二百年以上药龄、品相完好的珍品,甚至还有两三株是林木在宗门典籍中见过记载、据说能作为炼制某些练气期辅助丹药主材的稀有品种。
除了灵药,还有一些色泽奇异、质地特殊的矿石,几块散发着淡淡檀香、不知是何种灵木的残片,以及数卷用兽皮或绢帛抄录的、据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古方或残缺的地图,甚至还有人送来了一对据称是上古异兽的獠牙,虽然灵气全无,但其造型狰狞古朴,倒也颇有几分唬人的气势。
对于这些雪片般飞来的礼物,赵部师兄的处理方式显得老道而从容。
那些真正的凡俗金银或普通珍宝,他会示意钱城主婉言谢绝,或者只象征性地收取一二,以全对方面子。但对于那些确实有些年份的灵药,或看起来有些门道的特殊材料、古籍残片,他则会不动声色地吩咐下人收下,并仔细登记造册。
在只有林木在旁时,他才会指着那些被筛选留下的物品,对林木淡淡解释道:
“林师弟,你看,凡俗之物于我等修士而言,大多如过眼云烟,不值一哂。但水至清则无鱼,我等修士行走于凡尘,与地方势力结下一些善缘,收取些许他们力所能及的供奉,也是宗门默许的惯例。只是,我等取之有道,只取那些对修行略有裨益之物,或能入药,或能为炼器之辅,或能增长些许见闻,方不堕我仙家威名,亦不致过度盘剥凡俗,惹人非议。”
他拿起一株约莫二百五十年份的凝血草,继续道:“比如此草,其年份己足,药性纯正,若与其他几种辅药配合,便能炼制出品质上乘的凝血丹,对于我等练气期修士在争斗中快速止血疗伤,颇有奇效。这等物事,即便是在宗门庶务殿,也需数个贡献点才能换取。如今这些凡俗家族主动奉上,我等自然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林木在一旁静静聆听,心中对赵部师兄这份既坚持原则又通达人情世故的处事之道,暗自佩服。他也仔细观察着那些被赵部留下的礼物,发现其中确有几样是他从未见过的,或是只在乙木春生诀等典籍中模糊记载过的、可以用于辅助修炼或炼制低阶丹药的特殊灵植或矿石。
这让他对凡俗世界中可能存在的遗珠有了新的认识,也明白为何宗门会不辞辛劳地派遣弟子前来凡俗招新,除了延续传承,恐怕这收取供奉,互通有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对于那些献上礼物品质尚可、且家族在陵水城中确实有头有脸、势力不俗的人家,赵部自然也不会让他们空手而归。
他会通过钱城主,巧妙地传递出一些善意,并安排在正式测试灵根的前一日下午,于城主府后花园一处僻静的暖阁之内,为这些家族的适龄孩童,进行一次“优先甄别”。
这并非真正的舞弊,因为灵根资质乃天定,无法作伪。但这优先甄别本身,便是一种姿态,一种对送礼者的回馈,也满足了这些富贵人家渴望得到仙师另眼相看的虚荣心和侥幸心理。
林木也被赵部安排在一旁协助,负责记录孩童姓名、年龄以及初步的灵根感应情况。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到这种仙凡互动的潜规则。
他看到赵部师兄在测试这些孩童时,虽然依旧严格按照灵根资质的强弱有无来判断,但言语间会比面对普通凡人时更加温和一些,对那些资质实在不堪的,也会委婉地给予一些仙缘未到,或可勤学苦读,他日亦能光耀门楣之类的安慰之语,处理得滴水不漏,既维护了宗门的规矩,也顾全了这些地方豪族的面子。
在这些被优先甄别的孩童中,倒也真有那么一两个,显露出了三灵根资质,让赵部和林木都精神一振。而那些资质平庸的,其家族长辈虽然难掩失望,但在得到了仙师的亲自点评和“鼓励”之后,似乎也觉得那份厚礼没有白送,至少在仙师面前留了个好印象。
林木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眼前这些富贵人家的子弟,能凭借家族的财力与地位,获得这优先甄别的机会,虽然最终结果依旧要看天意,但这起点,己然不同。
他也从这些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