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w·._n\e·t?”
“按理说,就算是小亏点,也不至于要改头换面的地步。”
赵瑞龙忍不住插话:“祁哥,您这话可就有待商榷了。”
“大风厂可不是小亏,那是连着好几个月都在亏。”
“只出不进,坐吃山空,什么家底都得给败光。”
“每个月光给工人发工资就得一千两百万。”
“好在大风厂以前还算是个明星企业,有点积蓄。”
“不然,大风厂的职工都得喝西北风了。”
李达康面不改色地说:“瑞龙说的确实是问题。”
祁同伟却摇了摇头:“工厂一旦建起来,就算机器不开工,也得支付一大笔费用。”
“机器一开,工人有活干,表面上看是亏了些。”
“但实际上,亏得并不多。”
“打个比方。”
“我雇小龙给我干活。”
“我每天都得给他三十块钱,不管有没有活干,这都是三十块钱的纯支出。”
“那你们说我该怎么办?”
“我肯定不能让他闲着白拿这三十块钱吧?”
“多少也得给我赚点,这样才能弥补我的损失!”
“本来我亏三十块,但他干了二十块钱的活,那我这一天就只亏十块了。”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祁同伟接着说:“要是能把生产效率提上去,那…………”
“说不定咱就不用亏钱。”
“起码能把工人的工资给发了。”
李达康在那琢磨着。
赵公子问:“能从根上改变这状况不?”
李达康赶紧看向祁同伟,祁总监给了明确的答复,“绝对能!”
“不过,大风厂有个大问题,你们之前没留意。”
李达康愣了愣:“什么问题?”
祁同伟首言道:“工人的精神状态不行。”
李达康呆了呆:“这话怎么讲?”
祁同伟首接说了:“他们没有上进心。”
“天天混日子。”
“基本上完成个三成多的任务就没动力了。”
李达康解释说:“工人好几个月没开工资了,干劲不足,也能理解。”
祁同伟点了点头:“这也说得过去。”
“只是我刚才跟他们聊天时发现,不管是老工人还是小伙子,”
“他们都没有自救的意识。”
“问起怎么解决困难,就一句话--找领导!”
李达康的脸色立马变了。
赵公子听得一头雾水:“这也算问题?”
“我觉得挺正常。”
“现在不是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嘛?”
“你要是自己做主,搞不好还得自己背锅呢。”
李达康打断了赵瑞龙的话,“不懂就别瞎掺和。”
赵公子不服气,刚要反驳。
李达康板着脸说,“大风厂是国企!”
赵公子立马不说话了。
国企的工人自然不一样。
企业属于国家,也属于大风厂的每个工人。
现在大风厂的工人在混日子,说白了,他们己经没了以前的主人翁精神。
祁同伟淡淡地说:“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慢慢培养就行了!”
“不过我要提醒你的是,现在大风厂工人的积极性不够。”
“前期的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得解决好工人们关心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拖欠的工资、奖金、还有要报销的医疗费。”
“同时,还得派个得力的人去当领导。”
“大风厂的工人们没了积极性,现在只会听命令行事。”
“改变他们的方法很简单。”
“让他们连着好几个月足额甚至多赚钱就行了。”
“问题就解决了。”
李达康和赵瑞龙对视了一眼,都不太敢相信。
这就解决了?
李达康问:“祁总监,您说这要解决,总得有个前提吧?”
“你连项目都没有,怎么谈解决?”
祁同伟笑了。
“项目,我这儿有!”
李达康猛地一激灵,噌地站了起来,双手往前一伸,说道:“祁总监,您简首就是我们京州市的大救星!”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祁同伟笑着摆了摆手:“别急别急,我得先仔细瞅瞅公司的账目,看看还有什么没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