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修为的族人偶尔外出打猎,就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现在即使天天出去打猎,族人依然挨饿。
伏羲为此很苦恼,可食物又不能一下子变出来。
伏羲去寻求他老师玄都的帮助,在玄都都指引下,伏羲尝试驯化各类动物。
伏羲开始频繁外出,特意捕捉性情温顺的野牛、野羊、野豚、野鸡、野鸭等动物,将其圈养驯化。
一开始这些野兽野性难驯,经常挣脱围栏逃跑,甚至伤及族人。
伏羲并不气馁,仔细观察每种动物的特性,发现野牛喜欢舔食盐块,野羊偏爱鲜嫩的青草,野豚则对腐烂的果实情有独钟。于是伏羲命人每日定时投喂,渐渐消磨它们的野性。
三个月后,第一批被驯化的野鸡开始下蛋,这让整个部落欢欣鼓舞。伏羲趁热打铁,带领族人将驯化的动物分门别类圈养。
一年后,第一批驯化的动物成功繁殖,为部落提供了稳定的肉食来源。
伏羲还成功将狼驯化成狗来帮助族人捕猎。
同时还发明了火种保存方法,教人们做熟食,改善了生活质量?,结束茹毛饮血时代。????
食物的问题解决了,可随着各部落的融合,部落里的成员越来越多,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伏羲注意到,不同部落的族人常常因为习俗差异而产生矛盾,有时甚至爆发小规模的冲突。他意识到,单靠个人的威望己经难以维系整个部落的和谐。
为了方便管理,伏羲在灵娲的提醒下,伏羲将部落成员按照血缘和居住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氏族。每个氏族用不同的符号表示。这也是人族最早的姓氏起源。
每个氏族推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共同组成议事会,协助处理部落事务。他还制定了简单的规约,禁止偷盗、伤人,提倡互助互爱。
为了解决部落间的矛盾,伏羲定期召集各族首领举行会盟。在会盟仪式上,畅所欲言。
伏羲以智慧化解纷争,用音乐缓和气氛,最终促成各族达成共识。
灵娲则负责记录会盟结果,用特定的符号将其刻在龟甲上,作为各族共同遵守的约定。
在伏羲的带领下,部落联盟逐渐发展出最初的文明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