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高门长媳 > 第115章 如今证明衡儿清白的只有一条路了

第115章 如今证明衡儿清白的只有一条路了

事情比预想的来得要快!

将瑾娘送回福建不过几日,贡院门前便张贴了两张告示。?k*s·y/x\s^w′.*c!o*m_

一张是由礼部正式下达的春闱提前通知,另一张则是督察院所列的缓考名单,杜衡的名字赫然在列。

两张告示一出,全城哗然,尤其是举子间不由议论纷纷。

“我没看错吧,京师解元缓考?”

一名举子,看似眼神不好,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至告示跟前,上上下下看了数遍。

边上一人轻笑道:“你是天天埋头苦读,不问世事吗?这都传了多少日了!”

那举子一听,无神的双眼忽然便有了神采,他抓着那人问道:“仁兄,可否告知发生了何事?”

那人捋了捋下巴那点山羊须,高深莫测道:“这事啊,说来话长。”

此话一出,果然引得众人目光,只听那人得意道:“七日前,杜府门前突然有了一帮小乞丐,说这杜衡抛弃已有婚约之表妹,企图攀附尚书千金。”

围观人群中冒出了一个声音反驳道:“杜衡为父守孝三年,连上届春闱都误了,怎会在孝期与人定下婚约,这等未有根据之事,你们也信?”

此人正是席西岳,交友广泛的他,自是已经知晓杜衡缓考之事。!d,a′k!a~i\t?a~.\c-o?m¨贡院张榜,他不过想看一眼便走,没曾想却听到有人拿杜衡做谈资,忍不住理论道。

“京城向来有乞丐聚集富贵人家讨要钱财的恶行,只要不给,便造谣生事。各位都是国家之栋梁,若连这点是非都不分,我劝各位还是尽早退出春闱为好,以免误民、误国!”

带头谈论杜衡的人被席西岳这么一说,激得高声道:“这位兄台,我话还未说完,你便硬生生打断。我只在说,有乞丐传谣一事,又没说这谣言是真。”

“我有亲戚在督察院做差役,这杜衡确实是被人拿谣言做了由头,告他私德不休。可是其中自有隐情,你们可知?”

席西岳本想拂袖而去,谁知听到“督察院”三字,却还是忍不住停下了脚步,他也曾从督察院听闻些事,他很想知道,此人所说是否与他自己所打听的一致。

“那杜衡为了自证清白,在督察院问询的翌日便呈上了好些证据。原本这无中生有之事,有人担保又有物证,简简单单就能完事,可偏偏迟迟没有下文。我家亲戚说,此事另有隐情,说这杜衡倒霉,扯上了某位大员,这大员一日不下大狱,杜衡便一日清白不了。`h/u~l¨i*a!n^b!o′o-k?.^c+o_m-”

“那大员是谁?”

那人的亲戚只是个差役,怎能知道那么多,可他被席西岳那么一说,不愿丢了面子,只能故作玄虚道:“这就不是咱们这些寒门举子该探的了。一个解元尚且被困,我等若知得太多,只怕不是缓考,是禁考了。”

“呸呸呸,大吉大利,大吉大利!”

人人都想金榜题名,谁愿意听到禁考二字,众人只觉晦气,立即作鸟兽散,只留了那人讨了个没趣。

席西岳冷笑一声上了自家的马车。

那人倒真是知道得不少。

杜衡确实呈上了物证,她家的老夫人也难得出山,以三品诰命夫人的身份,请了不问世事多年的老王妃作保。然而督察院不拒也不应,此事便僵在这里,所以杜衡得了个暂缓下场的结果。

至于杜衡沾了某位大员,此话也不假,礼部尚书代兵部尚书的许崇年,一人肩挑两职,看似鲜花着锦,实则烈火烹油。明面上因病在家休养,实则是被圣上斥责在家反省。

席西岳不想在此时扰了杜衡,但是据他所知,杜衡父亲曾在礼部任职,乞丐的谣言歪打正着,成了朝堂争斗的把柄。

思及此,席西岳不免重重叹了口气。

这缓考的公告不仅仅只贴在了贡院的外墙之上,督察院还遣了差役将缓考公文送到了杜府。

此时的程氏捶胸顿足、悔不当初,涕泪横流地跪在婆母面前:“母亲,都是我,都是我的错。我若不是心胸狭窄、嫉恨若兰,又怎会招了瑾娘进府?”

“我明明知道堂妹之意,却还是半推半就给了瑾娘希望,这才让她做下这糊涂事。还有那许家,也是我起了贪心,一心想叫衡儿攀得高枝,不走他父亲那条孤身跋涉的老路。”

“我怎么那么糊涂啊,但凡这两头,有一头我没那私心,都不至如今这个地步!”

程氏一面哭,一面忏悔,只是一切都迟了!

老夫人在听闻瑾娘要回福建,容氏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