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面子。”
史道长笑道:“我的面子算不得什么,就是不要堕了上清宗的名头。自成祖迁都北京,北方全真也日益兴盛,尤其是武当山名声日显。茅山的未来还在你这些人身上。”
张小峰和史道长还在闲聊之际,一个人影冲了进来。一看正是小胖子他爹陈广志。
他满脸焦急,气喘吁吁的说道:“史道长不好了。”
“你慢慢说。”
“这几日天气转暖,江面的薄冰己经化了,有人在江边看到有具尸体顺着江水飘下来。”
“江中溺死人也不少见,没去找人打捞么?”
“请了水鬼来看,但是不敢捞啊,这具尸体甚是奇怪。不是躺着也不是趴着,而是立在水中。”
“立尸? 这三不捞第一个就是不捞立尸。怪不得水鬼也不敢下手。”
“师父啥是水鬼,啥是三不捞?”
“水鬼就是捞尸人,天天与水里的尸首打交道,便被称为水鬼。三不捞则是立尸不捞,三次不上的不捞,打雷的不捞。”
史道长解释完接着问陈广志,“还有什么奇怪的?”
“那尸体顺流而下,到了江湾这里就不动了。水鬼也驾船去看了。并没有什么东西拌着,就在那地方打转。”
“还有么?”
”那尸体以发覆面,就看到一大片头发。”
史道长隐隐觉着不是凑巧,于是对陈广志说:“等会一起下山,我去看看。”
张小峰好奇,自然也要跟着下山。
三人到时江北己经聚了一些人在这。还有一艘乌木小船在停岸边,船舷上有架子,船舱还放了些铁杆,前端则是个弯钩。还有些麻绳、渔网之类。
那个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约有五六十岁年纪的老人便是这段江面的水鬼,见史道长来了只是微微点头致意。
等史道长和张小峰跳上小船,便划动船桨,朝江中行驶去,待到距离三丈处,水鬼便停舟不前。
史道长问水鬼:“老师傅,你怎么看?”
“邪性,还是不要碰的好。”水鬼头都没抬,一首在盯着那立尸体。
“老爷爷,为啥这尸体会立在那。”张小峰不解的问道。
水鬼看了他一眼,自顾自的说起来:“溺亡常见脸面朝天。这多是意外而亡,也有些脸面朝下的,这些一般多有冤屈,面目朝下,怨气不得泄,捞的时候要多注意,不能冲撞了。”
“也有说男仰女伏,因为大多女的不近水,溺亡的大多是想不开的,怨气会重些。”
“落水之后,一般会先沉底,腹内腐烂之后,会浮上来。”
“浮不上来不敢捞,这竖着的也不敢捞。”
“这立尸我还是年轻时见过一回,那时还是跟在我爹后面。当时我爹没敢接,有人接了,最后也没捞起来。后来那人没多久也死了。”
“可以说这己经不是正常的尸体了,只是一副包裹着怨气煞气的皮囊。”
水鬼的话说得张小峰是脊背发凉,不由得伸手去扶着船边的铁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