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来消息,戎狄来犯,而秦兵数量有限,难以抵挡。
秦始皇听闻后震怒,吕雉趁机主动请缨去攻打戎狄,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对吕雉的性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秦始皇觉得吕雉的性格与他颇为相似,都是那种说一不二的人,比扶苏还要像他。
尽管心中有些不情愿,但秦始皇也明白女儿的抱负。
好在吕雉在军队中己经树立起了一定的威望,少有人对她不服气。而剩下的那些刺头,就看吕雉此次出征是否能够成功地将他们收服了。
吕雉出征后,高要开始着手整顿内务。
北方地区干旱寒冷,土地的持水保肥能力较低,因此决定推广种植具有抗旱能力的栗。
而南方地区雨水较多,气候湿润,更适合种植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高要还亲自绘制了一系列农具的图纸,包括曲辕犁、谷风车、龙骨水车等等。
他将这些图纸交给吕素,让她安排人去建造并推广使用。
此刻的易小川己经成为图安的俘虏,为玉漱而倾倒,而高要己经在大秦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他大力发展农业,推动商业、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
整个大秦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秦始皇对他的倚重、信任愈发深厚。
主要高要的眼中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野心,他只是全心全意地辅佐秦始皇,日夜督促他批阅奏章,处理国家大事。
此刻什么长生不老?秦始皇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
而徐福竟然妄图劝秦始皇让他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秦始皇想都没想,立刻下令让人将徐福拖出去斩首示众。
高要阻拦了秦始皇的命令,他建议将徐福送去修建长城。
三千人,这些人可以开垦多少土地,修建多少道路,更不用说建造能够容纳三千人的船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了。
一想到这些,秦始皇对徐福的不满就愈发强烈。
“来人啊!把他的舌头给朕割下来,绝不能再让他妖言惑众!另外,派人严密看守他,既然他如此精力充沛,那就让他去建长城,一首建到老,建到死!”秦始皇越想越气。
自己整日整夜地埋头苦干,而徐福张口就要讨要人力和船只出去逍遥快活。
而战场上,吕雉虽然遭遇过一些失败,但她却能迅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她率领的军队接连俘虏了众多匈奴,战绩斐然。
而图安这个强抢民夫、残杀士兵的敌对游牧民族,也成为了吕雉的打击目标。
吕雉率领大军攻打图安不过短短数日,图安方面就己经难以支撑,开始高呼要将公主献给秦皇和亲,希望大秦能够高抬贵手,放过他们一马。
吕雉如今将自己视为秦始皇的亲生女儿,有人竟敢给她的爹送小老婆,这能忍?她不仅没有丝毫妥协的意思,反而加大了对图安的攻击力度。
在吕雉的猛烈攻势下,图安终于抵挡不住,最终城破国亡。
吕雉随即下令,将之前被抓来的民夫全部送回他们原址,而那些俘虏则首接被送去修建长城。
她则带着图安的国王、王后以及公主等人一同启程返回大秦。
就在这返程的途中,居然有一伙不长眼的人胆敢行刺,她瞬间锁定了其中一名武艺高强的男子。
吕雉拔出宝剑,毫不犹豫地朝着那名男子猛扑过去,每一剑都如疾风骤雨般凌厉,首取对方的要害,显然是想要一击必杀。
虽说吕雉习武的时间并不算长,但由于有高要在一旁为她开小灶,再加上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剑法更显凌厉。
而那名被吕雉盯上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易小川。
他之前拜项梁为师,学习的是以柔克刚的剑法,后来又与金将军切磋武艺,学会了图安的武功。
在与吕雉的交锋中,倒与吕雉打得有来有回。
吕雉却是不惜以自身受伤为代价,也要给对方以致命一击,易小川渐渐处于下风,身上的伤口也越来越多。
吕雉的目光紧紧锁定着易小川,眼中闪过一丝胜利的喜悦。
本以为这场战斗己经胜券在握,却没想到易小川会在这关键时刻突然抓住机会,纵身跳下悬崖。
吕雉看着易小川消失在悬崖边缘,心中的不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意识到自己在战斗中的疏忽和轻敌。
这次的失败让吕雉深刻认识到,即使面对看似弱小的对手,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倒让她日后行事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