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凶手浮出水面
秦天坐在电脑前,屏幕的冷光映着他紧锁的眉头。`j^i`n*j′i*a¢n-g/w?x-c¨.,c`o~m\
服务员临走时候说的那两句,不断在他脑海里回荡。
“说起来我们主厨也是够奇怪的。”
“他之前从事什么科研工作,不知道为什么想不开来干什么厨师。”
如同投入死水的一块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
秦天猛地惊醒。
他们之前的调查方向,似乎被一个无形的框架限制在了研究院的在职员工名单。
无人机的操作的确需要门槛。
但如果,凶手已经不在名单上了呢?
“离职人员。”
秦天猛地坐直身体,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取李卫东负责的无人机系统项目所有历史参与人员档案,特别是核心研发成员。
一个从来没有在名单上出现的名字跃入眼帘。
高寒。
资料显示:高寒,男,39岁,曾是该项目的首席技术专家,主导了核心算法和飞控系统的早期研发。
三年前,项目即将进入关键验收阶段时。
高寒因严重违反科研规定被研究所开除,具体原因语焉不详。此后,此人便在无人机领域销声匿迹,仿佛人间蒸发。
“严重违反科研规定?”
秦天低声重复,直觉告诉他这背后必有蹊跷。′s~o,u¢s,o.u_x*s\w*.?c?o.m!
一个顶尖专家,因这种模糊不清的理由被开除。
紧接着项目由维权没有什么无人机研究背景的李卫东接手并“大放异彩”这其中的关联,不言而喻。
秦天再联想起,研究院的其他人对李卫东讳莫如深。
还有李卫东超出一般人的待遇。
还有项目日志和论文原始数据在技术突破点,核心算法优化,都存在明显的生硬嫁接和逻辑断层。
各种疑点结合。
秦天立刻调转调查方向,开始搜索高寒的现况信息。
他迅速登录本市餐饮行业从业人员信息备案系统输入“高寒”的名字进行模糊查询。
搜索结果瞬间弹出:
高寒,男,39岁。
从业单位:塞纳河畔法式餐厅。
职位:行政总厨。
一个曾经站在无人机技术前沿的顶尖专家,销声匿迹后,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东海市顶级法餐厅的行政总厨。
这巨大的职业落差,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刻意的隐藏。
秦天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
他立刻将这条信息与之前陈建国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
记忆宫殿让他具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只要他看过的东西就牢牢的记在脑子里。¤微¨?趣|`小<=1说?网3] &首?[£发e3?
秦天调出了李卫东的消费记录。
他之前并没有发现任何疑点。
可现在结合所有信息。
李卫东的消费记录就显得有些可以了。
李卫东每个星期至少去塞纳河畔法式餐厅三次。
秦天汇总他现在掌握的信息。
各种资料摆在他的桌子上。
餐厅服务生身上、甜点里残留的独特腥味,与案发现场高度吻合。
源头指向餐厅冷库
远程超控无人机、精确投送尸体,需要极高的技术能力。
高寒作为原项目首席专家,完全具备这个能力。
他甚至可能比陈鸣更了解那架无人机的“后门”。
陈建国排查了全市冷库,唯独忽略了餐厅。
尤其是像“塞纳河畔”这种高端餐厅,必然拥有大型、专业的冷冻库房,温度控制精准。
完美解释了第一现场未被发现的原因。
它就藏在一个警方常规排查范围之外的“灯下黑”之地。
高寒作为总厨,有权限自由进出冷库,有充足的时间处理尸体、准备道具。
秦天立刻调取李卫东更详细的背景信息。
档案显示,李卫东的母亲姓李,父亲姓张。
研究所现任主管科研的副院长,就叫张启明。
秦天迅速查询张启明和李卫东的亲属关系。
一条隐藏的信息被挖出:李卫东是张启明的孩子,为了避嫌或某种原因,李卫东随了母姓。
一切都串起来了。
高寒作为项目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