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仍然睠顾楚国,不忘欲返的一片忠诚,但为谗人构害,又被顷襄王所放逐。作者倾注了深切的同情,还插入了正面议论。
87、被:同“披”。 披发:就是披头散发。 行吟:一边行走,一边吟咏。
88、憔悴(qiao cui樵粹音):脸色黄瘦,无光彩。 枯槁:如树木的枯槁,毫无生气。
89、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大族的人事工作的官。屈原初为左徒,被罢免后曾任三闾大夫。
90、此:是指江滨荒野。
91、圣人:泛指聪明贤哲的人。
92、凝滞:拘泥,固执。 物:事物。 与世推移:随着世俗转变作风。
93、随其流:跟着潮流。 扬其波:推波助澜,变本加厉。
94、餔:通“哺”,吃。 糟:酒糟。 啜:喝。 醨(li离音):淡酒。
95、瑾(jin锦音)、瑜(yu于音):都是美玉。 怀瑾握瑜:比喻保持坚贞的操守。 “何故……为”:表示疑问语气的一种格式。 为:疑问句语尾助词。
96、弹冠,振衣:都是为了扬弃灰尘。 沐:洗头。 浴:洗澡。
97、察察:清洁的样子。 身之察察:即清洁的身体,比喻高尚的人格。
98、汶汶(men门音):昏暗的样子。 受物之汶汶:意思说蒙世俗的侮辱。
99、常流:同“长流”,指江水。
100、皓皓:皓洁的样子。 皓皓之白:用以形容品德的高尚纯洁。 温蠖(huo获音):尘渣层积的样子。 蒙世之温蠖:蒙世俗尘垢的层层污染。
101、怀沙之赋:《楚辞?九章》中的一章。
102、怀石:抱着石头,使身子不再上浮。 汨(mi密音)罗:江名,发源于江西修水县,入湖南省,流经古罗国(今湘阴县东北)北,称汨罗江,西北流注湘水。
本段提要:这段通过同渔夫的对答,写出屈原志洁行廉的胸怀和愤世嫉俗的心情。
103、宋玉:相传为楚顷襄王时人,是屈原的弟子。 唐勒:与宋玉同时,曾为楚大夫。 景差:也是楚人。 之徒:这一班人。
104、辞:文辞,这里指文学。
105、祖:效法,继承。 从容辞令:言辞委婉不迫。
106、楚日以削:楚国(的领土)一天比一天缩小。
最后一段提要:文章最后以宋玉、唐勒、景差与屈原作对比,感叹屈原死后,直谏无人,楚国日益衰落,更显出屈原之死对楚国存亡的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