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个儿子,又回来一个儿子,陶芹的离别之情很快就被沈夏至夫妻回来的喜悦冲淡了。
沈夏至一路上跟陶芹说个不停:“妈,我在江城可努力了,还带了两个小徒弟。现在陶洪祥做家具都有模有样了,都是我教得好。”
陶芹夸赞他:“去外面一趟没白去,妈一看到你,就知道你成熟了不少。”
周爱琴的精神不错,跟着说:“妈,我们这次涨经验了,提前找老乡收了些山货,你回家尝尝。”
送大儿子出门的时候,陶芹是推了一辆自行车的,用来装沈立春的行李。现在正巧也用来装沈夏至的行李。
三人说说笑笑走到厕所附近,迎面就碰到了孙耀祖夫妻,两人还带了对老夫妻。
“陶大妈,夏至哥、爱琴姐。”孙耀祖心情不错,看见几人,还招呼了一声。
陶芹停下脚步:“耀祖回来了,这次还走吗?”
话说孙耀祖回乡下老家也有一段时间了,怎么还是感觉毛手毛脚的,一点都没有大人的样子。
崔招娣笑眯眯地接话:“爷爷奶奶想耀祖他爸妈了,这回进城住几天,我们作为小辈,带个路是应该的。等爷爷奶奶到家了,我们就回去。”
“哼,回去干什么?别怕,奶奶跟你公婆说。真是要死,哪有把儿子儿媳赶乡下那么长时间的,太不像话了。”孙老太气呼呼地说。
真是莫名有一股熟悉的味道啊,沈夏至夫妻对视一眼,精神大振,就等着回家看热闹了。
嗯,还是云城好,都不用买电视,一点都不无聊。
孙老爷子眯着小眼睛,盯着陶芹的自行车:“男娃子,我走累了,你把东西卸下来,我要坐。”
“你喊我?”沈夏至指着自己问道。
老头有点不耐烦:“不喊你喊谁?你不是我儿子一个院子的嘛?”
陶芹笑不出来了:“老爷子,这自行车是我家的,我们行李太多了,载不了你。”
“哎呦,你们这些城里娃脑子都不太好。你的行李有我重要吗,要尊敬老人知道不?都一个院子的,分什么你的我的,东西一块用才对。快点让我坐!”
陶芹三人首接望向孙耀祖夫妻:你们爷爷脑子有病?
孙耀祖看明白了,急着解释:“陶大妈,我……”
崔招娣碰了丈夫一下,不让他说下去,面露抱歉:“对不住了,你们先走吧,不用理我们。”
本来也没准备理你们。陶芹冷哼一声,带着沈夏至夫妻就走。
沈夏至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跟周爱琴吐槽:“我之前就觉得孙叔的脸皮很厚,原来是有遗传的。”
回到大院的沈夏至夫妻受到了大妈们的热烈欢迎,作为回报,周爱琴还一人给了一把山货。
孟大妈拿来两瓶汽水:“白荷拿回来的,家里有一筐呢,夏至跟爱琴尝尝。”
“谢谢孟大妈,祝你早日抱上孙子。”沈夏至嘴巴可甜了,陶芹跟他写过信,卫民跟卫华哥都己经结婚了。
“哎,好好好。”孟大妈笑着回家去了。
走了个孟大妈,罗大妈跟褚大妈又过来闲聊。
两人手上还分别端着一碗凉皮。
“我跟老罗在家闲着没事做的,正好让你们小夫妻赶上了,快吃吧。”
火车上没啥吃的,沈夏至夫妻闻到这香味,口水无意识地分泌出来,也不推辞,埋头苦吃,一会就吃完了。
褚大妈觉得这俩孩子出门一趟太遭罪了,又站起来:“我回家再拿一碗过来,你们再吃点。可怜见的,怎么就饿成这样了。”
回家又拌了一碗凉皮,褚大妈匆匆往后院赶,走到中院的时候,跟孙耀祖西人碰上了。
厕所离大院稍微有点距离,老夫妻走得慢,现在才进院。
褚大妈端着碗,诧异地看着几人:“耀祖,这是你爷爷奶奶?”
她记性好,很多年前这对夫妻也来大院住过一段时间,鸡飞狗跳的,后来就再也没来过。
孙耀组疲惫地点点头:“对,我爷爷奶奶过来住一段时间。”
刚没有坐到自行车,孙老爷子闹个不停,犟着不走,还骂人。孙老太也不劝着点,就站在一旁看着老头闹。
好说歹说,这才把老头子哄进了院子。孙耀祖真想把这对祖宗扔路上,要不是想着崔招娣的计划,他是一点都忍不住。
别人的家事,自己也管不住,褚大妈点点头,端着碗想绕过几人。
就在这时,一双枯瘦的手首接把褚大妈的碗给拿走了。
褚大妈呆滞地看着皱眉捧碗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