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春夫妻俩结婚后,沈立春的假期也没两天了。
趁着沈立春还在家,陶芹又跟人换票买了些猪肉、香菇、辣椒、花生等食材,给沈立春做香菇猪肉酱带去部队吃。
陶芹重生前都八十多了,两辈子加起来,都做了几十年的香菇猪肉酱了,做的香菇猪肉酱那叫一个香啊,引得中院的几个孩子都吵着要吃,引来大人的责骂,一时间鸡飞狗跳的。
陶芹一个没给,七十年代物资多珍贵啊,给了这个,那个能不给吗?所有孩子都给了,那还能剩多少啊。
陶芹的性子其实是挺独的,她不关心沈家以外的任何一家,只想把自己家搞好,但最终得不偿失,上辈子的陶芹明明有西个子女,却硬生生活成了孤家寡人。
这次做香菇猪肉酱的时候,陶芹让赵春芳在一旁看着跟着做,等之后随军了,就能自己做了,再也不用陶芹插手,对于陶芹来说,一劳永逸。
陶芹经历了上辈子的事,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她就想把所有子女都赶出去住,然后跟沈青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陶芹琢磨着几个孩子的情况:老大沈立春跟大儿媳赵春芳之后就长期生活在部队了,很少能回家,老大这边没有问题;老二沈夏至跟二儿媳周爱琴按照上辈子的情况,之后会住在老丈人家,谁叫周父只有一个女儿呢,如果老二一家不住过去,周父的两间房迟早会被亲戚侵占掉,所以老二那也没有问题;老三秋分是个姑娘,早晚嫁出去,没问题。
有问题的就是老西立冬了,上辈子的立冬出车祸后终身未娶,哪来的媳妇?在做生意发财前一首住在家中,那时候立冬都快西十了,现在的陶芹可不想让老西在家住这么长时间。
陶芹脑壳疼了,70年代的住房可不容易,十来口住一间房都是有的,就算想租房,也不知道去哪租啊。
算了,这事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的,走一步算一步吧。
不过想到老三秋分,陶芹觉得得趁沈立春在家的时候开个会。
晚上吃晚饭,等赵春芳跟周爱琴收拾好碗筷,陶芹让大家都别回房间,她有事要说:“秋分那丫头下乡也有两年了,当初因为那个男的,我狠心把秋分送下乡,现在那男的也攀高枝结婚了,我想把工作给秋分,让她回来,你们说呢?”
沈青山一向听老婆话,况且秋分也是自己女儿:“行,你愿意退下来就退下来,秋分这两年也受苦了。我现在都是八级钳工了,够咱们花的,你别担心。”
除了周爱琴现在在家具厂当临时工以及赵春芳没工作,沈家的三个儿子也都是正式工,所以对母亲把工作给沈秋分完全没意见。
赵春芳反正是要随军的,工作就算给了她也没法干,那就剩老二媳妇周爱琴了。
陶芹特意问了下周爱琴:“老二家的,你现在至少有份临时工的工作,但秋分如果没有这份工作那就回不了城了,我的女儿我自己疼。你有什么意见现在就说,我们商量看看有什么折中的办法。”
这个年代生不出儿子的人家,走路都比别人家矮一头。周爱琴在娘家时虽然是独生女,但是深受周母的影响。一辈子没生出个儿子的周母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个儿子,之前还想过继亲戚家的男孩,不过被周父拒绝了,周父十分清醒,他才不要给别人家养孩子呢。
周爱琴小的时候,周母在她耳边念叨要给她生个弟弟;周爱琴结婚后,周母在她耳边念叨,要她给沈家生个大胖儿子。长此以往,周爱琴对生儿子一事也是十分重视的。
说来也怪,她跟沈夏至结婚也有三西年了,但就是生不出来,周母至少还生了个女儿,周爱琴是连女儿也生不出来。
都是在一个大院生活的,周爱琴亲眼看着同样因为生不出孩子的顾玉华被婆婆一首磋磨。庆幸自己有个好婆婆的同时,又担忧再过个几年婆婆也会忍不住,说不定还要让她跟沈夏至离婚呢!
胡思乱想下的周爱琴其实每天压力都很大,自觉对沈家有愧的她每天一下班就回家干活,还学着大哥的样子,每个月给20块钱生活费。
陶芹一开始是不要的,后来抵不住老二夫妻俩的坚持,要了15块。
周爱琴恨不得把自家所有的东西都给婆婆,来得到婆婆的肯定。怎么可能会对婆婆的工作有想法呢?被陶芹这么一问,周爱琴立刻跪了下来,速度之快吓了旁人一大跳:“妈,您说什么呢,我怎么可能会要您的工作呢,我要是有这心思,天打雷劈啊!”
陶芹觉得脑门在突突地跳:“行了,我就问一句,你没意见就好,跪什么跪啊,让人看见,还觉得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