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两句。”
婆婆发话了,于美娟再不满也只能压下性子,敲敲打打地用起了早饭。
吃完饭全家就得去上工了,即便孟秋梨是新嫁娘也不例外。
一大家子扛着锄头镰刀去了稻田边,江向东拿起工分簿,习惯性地开始点名:“梁二牛,王树根,冯满银……”
点了一圈,社员们人都齐了。
江向东又开始点知青的名,可这一点才发现,老知青们倒是都到了,可以吕平为首的那帮新知青,也就来了吕平一个人。
江向东沉着脸道:“怎么回事?”
吕平涨红了脸,挠了挠头道:“那个,大队长,我喊他们了,但他们一个两个的,都说起不来。”
知青们毕竟都是头一回干这么辛苦的农活,别说他们起不来了,就连吕平自个都差点起不来,他现在腰背都是酸的。
江向东冷笑:“咱们大队这么多人,就他们起不来,就他们娇生惯养呗。”
他一摆手:“其他人继续干活。”又对吕平说,“你跟我去知青点,我亲自叫,我看看他们起不起来。”
两人到了知青点,大上午的,太阳都晒屁股了,知青点的门还是闭着的。
吕平见江向东的脸色不好,忙推开门,抬高声音喊道:“都几点了,还不起来。”
阳光照了进来,张国庆把被子一蒙,嘴里嘟囔道:“累死我了,你让我再睡会。”
江向东冷着脸,抬腿一踢床脚:“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张国庆一个激灵坐了起来,讪讪笑道:“大、大队长。”
江向东:“你还知道我是大队长啊,我数三个数,都给我起。”
男知青们一个个虽然不情愿,但也只能爬了起来。
到了女知青这边,江向东不好直接进屋喊人,就找来一个老知青翟红艳,让她进去喊人。
知青们好不容易跟着江向东到了田边,就见到大伙陆续从田间往树荫底下走。
邓韵眼睛一亮:“是不是到休息的点了,那我们岂不是不用干活了?”
孟秋梨边走边摘手套,闻言,诧异地望了她一眼。
赵小芬跟在她身后,叉腰骂道:“人家都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你们倒好,活都没干,就想着休息了,可真能耐。”
每到夏季,他们一大队的社员都是六点钟起来干活,这样干四个小时,到了十点,天气开始变热的时候休息。
知青们要是跟社员一样,六点钟开始干活,也能这个点休息。
可偏偏,他们偷懒啊。
江向东:“我就在这盯着,你们不把活干完,就别想回去休息。”
知青们一阵哀嚎,早知道,早知道就不偷懒了,这样就不用顶着大太阳干活了。
然而,千金难买早知道,知青们只得努力支撑着酸疼的身子下地,脸色堪比苦瓜。
【瓜币+5】
孟秋梨坐在树荫底下,小口小口灌着凉白开,舒服地眯起眼睛。
这人啊,就怕对比。
本来还觉得干农活苦呢,现在来了这帮知青,有热闹一看,这农活便也不算什么了。
11 划算
◎一股力量猛地撞向他,一个柔软的身躯直直地贴了过来◎
太阳慢慢往上爬,天气也越来越热。
大地就像火炉,阳光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脚踩在晒过的红土地,就像踩在了烧红的铁板上,知青们实在是叫苦不堪。
邓韵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子,望着不远处坐在树荫底下休息的社员们,心生不快。
她看到正拿着蒲扇扇风的孟秋梨,眼珠子转了转,顿时有了主意。
邓韵三两步走到孟秋梨跟前,叉着腰,趾高气昂,一副施舍的模样道:“村姑,你过来帮我个忙。”
村姑?
孟秋梨左右张望了一下,周围没人,她挑了挑眉毛:“叫我?”
邓韵翻了个白眼:“不叫你叫谁。”
孟秋梨乐了:“求人帮忙是这么个态度?”
邓韵梗着脖子道:“你别管,你就说帮不帮吧。”
孟秋梨继续打蒲扇:“你先说是什么忙,我再决定帮不帮。”
“你去帮我把杂草拔了,我就给你一包桃酥。”邓韵指着田地道,“怎么样,干不干?”
拔杂草不是什么辛苦的农活,换一包香喷喷的桃酥,还是很划算的。
但是这么容易就答应邓韵了,总觉得心里不大爽快。
孟秋梨伸出两根手指:“可以,不过我要两包桃酥。”
邓韵撇撇嘴,觉得孟秋梨也忒容易使唤了,才两包桃酥就愿意帮人干活:“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