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份是父亲的最新检查结果。他把两份文件并排放在书桌上,反复对比着上面的数据。
科学课老师用红笔写着:“明远同学的心脏模型获得全校最佳作品奖,将被送往市科技馆展出。”而医生的报告上则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指标:“EF值45%,BNP升高,建议定期复查...”
“爸爸。”明远抱着自己制作的心脏模型来到书房,席砚南正在查阅医学期刊。
“怎么了,小科学家?”席砚南合上杂志。
明远把模型放在桌上,轻轻旋开左心室的部分:“我把你的检查数据都输入进去了,这里应该用更柔软的材料...”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特制的橡胶垫,“陈爷爷实验室的新材料,他说可以用来做人工心脏瓣膜。”
席砚南接过那块泛着珍珠光泽的材料,触感出奇地柔软而有弹性。他想起上周陈教授神秘兮兮地说“要给小远看个好东西”,不禁莞尔。
“你知道科学家和医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席砚南把儿子抱到膝上,“科学家寻找正确答案,而医生要学会带着问题生活。”
明远若有所思地摆弄着模型:“那我可以既是科学家又是医生吗?”
“当然,”席砚南指着书架上并排放着的医学博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证书,“就像爸爸一样。”
夜深了,书房的灯依然亮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凑在桌前,一个讲解着心电图原理,一个认真做着笔记。窗外,那颗被命名为“砚玉远澈”的星星静静闪耀,见证着这份特殊的医学传承。
暑假第一天,席砚南带着全家来到陈教授的乡村小屋。院子里支起了天文望远镜,旁边摆着明远制作的巨大心脏模型。
“今天我们做个实验,”席砚南拿出三个听诊器,“记录下每个人的心跳声。”
明澈兴奋地第一个尝试:“爸爸的心跳像打鼓!哥哥的像小马跑!我的呢?”
“你的像小鸟唱歌。”姜瀛玉笑着接过听诊器。
陈教授从屋里端出一台老式录音机:“把这些心跳声录下来,就是最动人的音乐。”
夜幕降临,五个人躺在院子里的毯子上仰望星空。席砚南左右手分别搂着两个儿子,轻声讲述每个星座的故事。
“那颗最亮的是天狼星,古埃及人根据它的运行制定历法;旁边像勺子的北斗七星,可以帮助迷路的人找到方向...”
明远突然坐起来:“我们的"砚玉远澈"星在哪个方向?”
席砚南调整望远镜指向东北方:“那里,四颗星星组成的菱形旁边。”
当每个人都通过望远镜看到那颗属于他们的星星后,席砚南从口袋里取出五张纸条:“现在,写下你们对十年后的愿望,我们一起封进时间胶囊。”
明澈画了一幅全家福,画上的每个人都穿着白大褂;姜瀛玉写下“希望全家人健康快乐”;陈教授的字条上写着“医学进步,仁心永存”;明远认真地写下“成为像爸爸一样的医生”。
最后轮到席砚南。他在纸条上只写了两个字:“永远”。
时间胶囊被埋在院子里的樱花树下,陈教授说等这棵树开花时,他们再一起打开。夜风轻拂,五双手叠在一起,掌心传来彼此的温度和心跳。
明远的医学日记最后一页这样写道:“爱是最好的药,家人是最棒的医生。治疗时间: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