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穿越知否,我九岁封男爵 > 第 392 章 因果

第 392 章 因果

清观为徐郎祈福吧!”

“好!华儿你替我写个帖子约苏家大娘子和兆儿一起去玉清观!”

徐氏闻言欣然点头,吩咐道。

苏家与徐家世代交好,苏轼、苏辙兄弟与徐子建更是情谊深厚。

如今苏家大郎苏轼也随军在西疆,苏家大娘子程氏心中同样对大儿子满是牵挂。

第二日清晨。

两辆青缎马车缓缓停在玉清观山门前。

徐氏身着素色褙子,外披月白披风,由儿媳华兰搀扶着走下马车。

华兰发髻上只别着一支简单的金簪,眉眼间尽是担忧之色。

她既念着在西疆的丈夫徐子建,又忧心着家中婆婆的身体。

徐晴儿蹦跳着跟在母亲身后,往日灵动的大眼睛里此刻盛满了焦虑,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也不知二哥哥那边怎么样了。”

苏家马车随后而至。

程氏在二儿媳徐兆儿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徐兆儿嫁入苏家后,日子过得安稳顺遂。

公公苏洵学识渊博,婆婆程氏慈爱宽厚,丈夫苏辙更是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对她疼爱有加。

只是如今大伯苏轼也在西疆,丈夫苏辙心中满是担忧,却不敢在公婆面前表露,只能强作镇定。

苏家小妹苏轸跟在母亲身后,眼神中满是不安。

几人沿着青石板路缓缓而上。

道观内香烟袅袅,钟声悠扬。

徐氏等人在三清真人像前虔诚跪拜,烛火摇曳,映得众人的面容忽明忽暗。

徐氏双手合十,声音哽咽:“恳请上仙保佑建儿,让他在西疆平安无事,早日凯旋归来。”

说着,泪水己悄然滑落脸颊。

程氏也红着眼圈,轻声祈求:“求上仙护佑轼儿,让他们远离刀兵之祸,平平安安回家。”

徐晴儿性子首爽,抬头望着三清真人像,大声说道:“上仙,求您保佑我二哥哥,一定要把西夏贼人打得屁滚尿流!”

华兰垂下眼眸,声音轻柔却满含深情:“愿上仙保佑我家徐郎,战事早息,早日归来。”

苏珍咬着唇,心中思绪万千,小声说道:“求上仙保佑徐家哥哥和大哥,能平安凯旋,不再受战乱之苦。”

祈愿完毕。

几人又在道观中添了香油钱,向道长询问了些祈福的注意事项。

徐氏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里面装着她亲手抄写的平安符,准备托人带给徐子建。

程氏见状,也拿出自己准备的平安信物,打算一同捎去。

徐氏与程氏相视而叹。

她们深知,在这国朝战争之中,身为女子能做的实在有限。

唯有将满心牵挂与担忧,都寄托在这虔诚的祈愿之中,盼着上仙垂怜,让亲人们都能平安归来。

徐氏等人刚在三清殿祈愿完毕,忽听得观外传来一阵车马喧嚣。

朱漆轺车碾过青石板路,金铃玉佩的声响惊飞了檐下白鸽。

“是邕王妃的仪仗。”

观中知客道姑神色微变,急忙上前迎接。

徐氏等人避至偏殿廊下。

只见邕王妃身着赤金缠枝莲纹翟衣,头戴九翚西凤冠。

身后跟着娇俏的嘉诚县主,胭脂红裙裾扫过石阶,环佩叮当间满是贵气。

“本宫听闻这三清真人最是灵验。”

邕王妃轻捻佛珠,目光扫过供桌上徐氏等人留下的香条,眼角微不可察地一挑,“既来了,便要心诚。”

说罢,竟抬手示意侍女将徐氏等人方才供奉的香条尽数撤下,重新换上王府专用的沉水香。

徐晴儿见状,当即要冲上前理论。

却被华兰死死拽住手腕。

“晴儿,莫要冲动。”

华兰压低声音,指尖冰凉,“邕王府如今势大,不可轻易得罪。”

“母亲咱们先出去吧!”华兰看向徐氏。

徐氏望着被丢进铜盆的香条在灰烬中蜷曲,心口泛起一阵钝痛,却只能默默点头。

邕王妃跪坐在蒲团上,口中念念有词:“求上仙赐我女儿佳婿,护邕王千岁顺遂……”

祷词未落,她忽而转头看向徐氏等人离去的方向,凤眼里闪过一抹阴鸷。

殿外春风卷起佛幡,将她未说完的话吹散在烟雾里。

“若徐子建命丧西疆,或是与欧阳修一同丢官贬职,齐王失了臂膀,这东宫之位……”

嘉诚县主懵懂地扯了扯邕王妃的衣袖:“母亲,为何要撤了徐家的香?”

邕王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