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白色冰鞋 > 第109章 热爱的意义(1)

第109章 热爱的意义(1)

军训的终极任务——参加国际青少年徒步越野友谊赛。

比赛的地点,选定在了风景秀丽却又充满挑战的玉渡山徒步公园。来自五个不同国度的队伍,在此汇聚,即将展开一场激烈的角逐。

分别是:

日本队,来自长野县滑雪学校,带着雪国的坚韧;

俄罗斯队,出自西伯利亚青少年远征俱乐部,透着战斗民族的豪迈;

加拿大队,由温哥华户外探险社组建,充满探索的热情;

瑞典队,来自斯德哥尔摩冬季运动协会,携着北欧的沉稳。

而中国参赛队,是由花滑集训班的队员们组成,这群花滑小将,怀揣着勇气与决心,踏上了这片越野的赛场。

比赛场地玉渡山,宛如一座沉默的考官,静静等待着选手们的挑战。全程60公里的环形闭合路线,像是山林书写的神秘谜题,考验着各参赛队伍的勇气和合作。

选手们需要在山林间寻觅5个打卡点,每个打卡点上,都需挂上代表国家的小国旗,率先到达终点的队伍,将成为这场冒险的胜者。

赛前,每支队伍都领到了一系列必备物资:

1张等高线地图,如同迷宫的指引图;

1个指南针,为前行指明方向;

2条5米安全绳,以备不时之需;

急救包,守护着队员的安全;

无线电,确保联络畅通;

还有压缩粮、饮用水等食物,为长途跋涉提供能量;

帐篷与睡袋,是在野外露营的必备物资。

中国队的随队教练是董教官,身着一身利落的户外作训服,脚穿一双结实的登山靴,

帽檐下,眼睛犹如鹰眼一般锐利,面容硬朗刚毅。时刻准备为队员们保驾护航。

比赛的号角吹响,其他队伍如离弦之箭,迅速消失在山林小径。

只有中国队,在原地围成一圈,开起了会。

日本队见状,忍不住嘲笑:“中国队果然最爱开会,等我们到达了终点他们的会可能还没有结束!”

中国队的队员们却不为所动。

他们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场比赛需要的不仅仅是体力,更要有合理的规划与分工。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迅速做出决策:

吴晗担任队长,肩负起决策和协调团队的重任;

陈东东和闵彩负责研究地图,为队伍指引前进的方向;

沈星辰和金澄新主动承担起探路的先锋任务;

林晓凡和夏颖负责完成打卡任务点,悬挂小国旗的工作;

许婧怡、王可可则发挥自己细心的优势,计算配速和急救任务。

分配好任务后,队员们熟练地将物资打成结实的背包,稳稳地背在身上。

吴晗伸出手,手背向上,其他人默契地将手叠上去,齐声高喊:“加油!”

那声音,在山林间回荡,充满了力量与决心。

出发后的中国队,按照精心计算好的配速稳步前行。

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配合得默契无间。

徒步越野,是一场耐心与坚持的较量,而他们科学的配速和协调分工,如同神奇的魔法,让他们的前行事半功倍。

一个小时后,他们抵达了第一个任务地点。只见其他西个国家的小国旗己经早早地悬挂在任务点的树上。

但大家并没有慌乱,林晓凡和夏颖快速悬挂好第一个打卡点的小国旗。

中午时,他们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前半程另外两个任务地点的打卡。

全员稍作休整,吃过午饭,又精神抖擞地继续出发。

整个下午,他们都在山林间徒步穿梭。

这条设计好的徒步路线,时而深入森林,时而下入谷底,不断考验着参赛队员的体力和耐力。

每隔半小时,许婧怡就观察下当前的速度,依照体能分配计划调整配速。他们逐渐后来居上。

夜幕降临,中国队第一个到达了宿营地。

大家熟练地解开背包,开始有条不紊地扎帐篷。

陈东东和金澄新负责搭建帐篷的主体框架,闵彩、夏颖和林晓凡帮助搭帐篷和整理着内部的睡袋和物品。吴晗则带着许婧怡和王可可,前往宿营地的厨房准备晚饭。

这时,俄罗斯队姗姗来迟。而其他几个参赛队连身影都没看见,应该是扎营在前一个露营点。

只见俄罗斯队员们一个个疲惫不堪,又累又饿,一到营地便躺倒在地上,连扎帐篷的力气都没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