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封侯拜相 > 第202章 咱这女婿真有刘基之智,经天纬地之才啊!

第202章 咱这女婿真有刘基之智,经天纬地之才啊!

眼前一亮,借着女婿的这句话,一时间想到了许多东西,脑海里便有了新思路。

得到启发之后,他立即是相当激动的问道:

“你的下半句话,是不是还要给那个送鱼的乙也叮嘱上几句,也给他密折奏事之权,叫这两个人互相盯着对方,好叫咱这个皇帝坐收渔翁之利?”

见到朱元璋的政治嗅觉如此敏锐,一猜即中,胡翊立即起身来一拜道:

“小婿这才说了一半,岳丈便已然猜到了,不愧是千古一帝啊!”

胡翊这句夸赞,令朱元璋很是受用。

毕竟是当了皇帝的人,政治嗅觉那可是相当敏锐的。

而朱元璋便只听了半句,已然明白了女婿这个法子的厉害之处。

远的不说,单是他这个做父亲的,和朱标这个儿子之间,家庭如此融洽,父子关系都还经常会紧张。

亲人之间都经常有矛盾,又何况是官场之上的同僚、上下级关系呢?

这种不稳固的关系,包括官场上的什么朋党、结盟一类的东西,实际上是很容易关系破裂的。

破裂的原因有许多,比如利益分配不均、政见不一,乃至于一件小事办的不好,某句话说的不对,都有可能得罪对方。

上下级之间这样容易闹矛盾,人人又都盼望着往上爬,变着法儿的往上升迁。

你若同时给了一个地方上的两个、三个人秘密奏事之权。

那这帮人表面上和和气气的,背地里定然是尔虞我诈,要把对方置于死地的!

一旦只要抓住对方的把柄,你再试试看?

这些人的消息,怕是马上就会送进京,朱元璋立即便能知道地方上的动向。

这样一来,地方官员们相互监察,就代替了皇帝派人监察地方之责。

此举不仅大大降低了朝廷人员不足的问题,又令皇帝坐收渔翁之利,多了无数获取信息的渠道。

底下的官员们相互肩负起责任,便不敢轻易再做坏事。

一旦他们做了坏事,必定有人为了不牵连到自己,立即密奏进京。

皇帝知道了线索,直接派钦差到地方上去,三下五除二便可以把事情圆满解决。

此举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效率,又能令官员们更加尽心的做事,从而对他们产生强大的约束力。

当朱元璋、朱标父子纷纷领悟了胡翊的这个法子之后。

这父子两人俱都在这一刻惊呆了!

他们此时再看到胡翊时,只觉得这个女婿(姐夫)如同神人一般离谱!

这样巧妙且环环相扣的妙法,他这脑子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朱元璋和朱标就一起纳闷儿起来。

朱元璋此刻打量着女婿。

你说他怂吧,也怂。

但那个胆子大起来的时候,也真可谓是胆大包天!

关键还是他这个脑子里面,到底都装了些啥?

如此巧妙的密折奏事法,总不能也是他幼年时遇到的那个色目人教授的吧?

原来他嫌弃这个女婿,如今却一次又一次的被他震惊到了。

看着这小子,朱元璋真是忍不住感慨起来,赞叹着道:

“咱先前确实看轻你了,你确有经天纬地之才,状如刘基之智,只是故意不显露罢了。”

说到此处时,朱元璋仔细将这女婿又是一番打量,随后不免自言自语起来:

“咱先前咋就没把他看透呢?”

他心中暗道一句,这小子藏的是真深啊!

朱标还在咂摸着姐夫的这个密折奏事之法,想通了这一点后,他真心觉得此策乃是天下第一的决策。·小′税?C^www. S! -更^辛^嶵!全.

更是为这位姐夫的才智,惊为天人一般!

如此巧妙之法,既能避免过多使用检校治国导致的弊端,又能在不破坏《大明律》威严的前提下,监察地方,化繁为简。

这便是姐夫的厉害之处了。

此时的朱元璋,便指着胡翊,对朱标叮嘱道:

“以后要多跟你姐夫学东西,他肚子里那些花花肠子,你要学会了一半,就足够治国理政之用了。”

胡翊听着这话可不像什么好话,立即谦辞起来道:

“小婿也就是偶然灵光一现才想出来的主意,治国理政乃是大事,学也该是跟岳丈学,我这种都没理过事的人能教什么。”

胡翊的谨慎和小心,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