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她心里没想到丈夫这么没谱儿。
作为一个传统的女子,她其实很少当着别人的面说这些情啊爱呀的事。
虽然常常看着女儿、女婿打情骂俏,没事儿了就拌嘴,觉得很有趣。
但这种事儿真到了自己身上时,就有些不好意思张嘴了。
也是朱元璋厚着脸皮一直在边上催,许久之后,马秀英终于一脸嫌弃、带有几分不情愿说道:
“好好好,看在儿女女婿们的面子上,我也怕你这倔驴脾气再投了胎,下辈子没人扯的住你,就算勉为其难跟你再将就到下辈子吧。”
胡翊立即发出欢呼声音,朱标跟着有样学样,朱静端也是跟着笑中带泪,感动的不行不行的。
氛围在这里被推到了高点上。
便在这时候,轮到马皇后转转盘,她一下正好又转到了朱元璋的身上。
马秀英和姐夫李贞交换了眼神,她立即便问起来道:
“重八,老实说,你承不承认这两年你的脾气越来越大了?
你又因何越来越烦躁,又都为哪些事儿烦躁?这些能跟咱们这一家人说说吗?”
听到这个问题,胡翊知道,岳母开始想方设法给老丈人找理由诊病了。
他们几个小辈也是仔细起来。
既然今日妹子问了话,再加上刚刚还答应了的,许多事情要多跟家人沟通。
朱元璋倒是不排斥了,也就把心中的因由都说了说。
“姐夫,妹子。
咱实话实说,原来打仗那会子,虽然苦,比如今却要轻松许多,只因咱的敌人就在明面上。”
“可到了打下江山,坐江山的时候呢?”
朱元璋把头一摇,摆起手,无奈地又道:
“坐了江山,当了皇帝,许多事儿就不能像原来那么干了。
咱也才发现,打下了江山,这些糟心事儿才刚刚开始,底下的臣子们蠢蠢欲动,背地里给你使阴谋诡计,一个不留神就中了招,唉,说实在话做皇上远没有咱想的那般快乐。”
“譬如说,咱刚一开始信任李善长,用他治国,看似表面上风平浪静、海晏河清,后来才发现他一心要把咱朱家的官员全部拉拢过去,改姓了李。
他要架空咱这个皇帝,那将来,还不得取代咱们朱家得了明朝天下不成吗?”
今日说的这些也都是心里话,朱元璋也是难得有一个倾诉的机会,便又接着往外倒苦水说起道:
“咱先用了李善长,后又用了杨宪,这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如今女婿这个叔父还算得力,做事虽不如李善长那般快捷多面,但胜在务实。
但这天下间的事就多了,咱成了君父,既是天下人的父亲,就总要给那些吃不上饭的人一口饭吃,叫那些穷困到卖儿卖女的家户们,能够活下去,把日子过好,把儿女留住不是?
可这些事儿咱做不到啊!
大臣们给咱出的主意实施不下去,女婿给咱出的钱策,这是咱大明的立足之本呐,一样是全国反对!
把这些事儿都摊上,咱的心里就急啊,咱这人无时无刻不是烦躁的,有些时候再不动用些手段,也不知道在咱这有生之年,能否看到个太平澄清、百姓们有吃有穿、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
朱元璋现在是真心觉得,权力必须得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中才行。
要不然的话,许多自己制定好的东西,就会跑偏,有时候皇帝单是靠说话,这并不好使,还是得靠自己掌握住权力,亲力亲为才行。
看着这个满目疮痍,还未恢复元气的国家,他现在越发觉得没做完的事情太多,每日里都在诞生新问题,就总有做不完的事。
今日真是难得听到朱元璋的心里话。
当他倒完了这一肚子的苦水之后,又看向朱标和胡翊,目光之中充满了信任和期盼:
“你们两个要快快成长起来,咱如今已是不惑之年了,未来的日子还能有多久呢?
咱做不完的事,需要你们来继承,若有朝一日咱看不到大明恢复元气、百姓安居乐业、得吃得穿的那一日了,你们兄弟两个带着这些弟弟们,也一定要把这事做成了,更要把朱家的江山扶定了,这就是咱对你们的期望。”
说到此处时,朱元璋显得十分动容,确实也是真情流露了。
李贞跟着点头,一时间这位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老者,也有与朱元璋同样的感慨和触动。
“爹,孩儿一定会尽快成长起来,我们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