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封侯拜相 > 第178章 朱元璋透实底,常遇春都来求我?

第178章 朱元璋透实底,常遇春都来求我?

也难怪胡翊会第一时间想到他,毕竟就连后世之人看过史书,都如此评价自己这位老丈人。¨白/马?书·院` -追?最_新~璋·结?

说他虽是帝王,骨子里却带有三分盗贼习性。

再联想到前不久查出来的事,以朱元璋对章溢由爱转恨的动机,干出这种事情出来,也就不奇怪了吧?

当然了,一切都还是胡翊的猜测罢了。

他也不能当着老丈人的面,挑明了去问这件事。

这只是最近第一件有趣的事。

第二件嘛,便是堂弟胡承佑的亲事,又有了下文。

叔父要与唐胜宗结亲,被朱元璋叫停,此事导致胡承佑的婚事搁置,但他毕竟已是二十二岁的人了。

先前是因为战乱,耽误了成婚。

如今更多的,恐怕还是叔父想借这个儿子,找一个合适的家族联姻,以此来扩充他的那套家族壮大的思路和野心。

但他这次给胡承佑攀上的人家,却是胡翊没有想到的。

胡承佑的老丈人,竟是户部尚书杨思义!

大明有六部尚书,尚书与尚书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

若按照地位来论,上三部应该是吏、户、礼。

下三部,当是兵、刑、工。

无他,吏部掌管官员遴选与考核,有权,当属毫无争议的第一,就连戏文里都将吏部尚书称为天官。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有钱,财神爷谁敢得罪?

别看礼部这两年没啥存在感,今年陛下开了科举,科举取士的事便归于他们管。

科举取士,事关天下举子的前途,又将影响朝堂上官员派系的新格局。

这些未来之星,便是日后的朝中基石,影响力极为深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三部尚书的权势,绝对还要超过唐胜宗这样的开国功臣。

可是胡翊就很纳闷儿了。

胡家和唐家的联姻被拒了。

胡家和杨家联姻的事,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就等几日之后便要定亲。

为何,岳丈这次却没有阻止了呢?

这是令胡翊很疑惑的一个点,老丈人又不知道琢磨着什么鬼主意。

杨思义这样一个顶级的中间派,因为和叔父联姻,今后也就算是倒向淮西集团去了。

此事令胡翊想的费脑筋,那便不想了。

一个上午,胡翊今日难得的从试点过来,到了朱标的文华殿。

“呦,姐夫可真是难得的稀客啊,今日舍得回来了?”

朱标最近难得见到这位姐夫,他一直泡在惠民医局里,忙着钻研痨病治愈的问题。

也因此,他与朱元璋最近都没有过多的打扰他。

“姐夫,快坐下。”

朱标赶忙沏了一壶胡翊最喜欢喝的花茶,然后拖着蒲团坐到胡翊身边,笑嘻嘻地问道:

“我听说二弟、三弟近来跟着姐夫,连性子都改了许多,姐夫到底教了他们些什么?

如此神奇,我也想学!”

胡翊笑着道:

“太子温仁有礼,有才有德,甚为完美,哪有什么可教的。”

这虽是句夸赞的话,但在胡翊心里,其实朱标的形象也和这些差不多。

智商在线,处事圆滑又老练,为人成熟,有仁德之风,又有果决之勇。

朱标却很谦虚,也不知道是不是跟胡翊学的,他就说道:

“姐夫最近越来越不老实了,拍马屁夸人,夸的我都脸红。”

胡翊便认真起来说道:

“老二、老三有匹夫之勇,而少了仁德之心,这是需要补足的地方。

老四是性子过于跳脱,虽然聪慧,却不安稳。

老五是好学刻苦,但又少了一点武勇。

铁柱这孩子则是飞扬跋扈,如同个长不大的孩子,问题最多。”

胡翊便笑着道:

“与他们相比,太子身上不仅挑不出毛病来,还尽都是长处呢。”

朱标被夸的都快不好意思了,不过听到这些话,心里也笑开了花,便也应声道:

“姐夫这番话夸的我都快要骄傲了,不过,我大概也明白姐夫要教导弟弟们的苦心了。′山.叶?屋? *首·发,

不得不说,姐夫确实知人识人,且善于调教人。

二弟、三弟有了些改观,尤其铁柱这孩子,改观的尤为明显,目前已经能够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