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李碽妃尚在屋中陪护,那也是给娘家人传话,向宫里进了补品给朱静端的。
人家都有这份心意,她们却没有。
到今日了,忽然提着补品来看长公主了,还整的无比的亲昵,一口一个女儿女婿的叫着。
马皇后见这二人来了,也倒是一团和气,与她们谈了许久的话。
这二人争相的夸赞起胡翊的医术。
大概其,生怕以后儿子们得了什么要命的病症,那时候用得上胡翊。
她们就都转过向来了,巴结的意味很浓。
胡翊心说,郭兴能原谅自己,大概其也有这一重原因在内吧。
这个年过去,胡翊又在惠民医局的事情上忙碌起来。
大体的规划都已制定好,现在就是交给工匠们修盖,他时而会过去监个工什么的。
因为上次在叔父家中,胡翊作下的那张祖父画像,令胡父印象深刻,时而念起。
胡翊便又画了一张,在驸马府的家庙里供奉。
这一日,胡翊正在惠民医局施工现场,忽然张景岳来了。
“驸马爷,陛下关于常进、王均直的太医名额,已经批下来了。”
张景岳显得很高兴。
得知此事,胡翊也是由衷地感慨。
忙碌这么久,这份迟来的平反终于是到了。
“陛下圣明啊,有此平反一案,那些真正有才之士,必然是人心振奋。
此举对于网罗人才,真是大有裨益啊!”
胡翊话音才说到这里,忽然看见张景岳身子一颤,突然无比恭敬地侍立在旁,弯腰撅腚,低头含胸,双手交叠在腹前。
这时候,便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你在这里夸谁呢?”
胡翊听出这是丈人的声音,立即转过身去。
朱元璋立即将食指竖在嘴唇边,作了个噤声的举动。
胡翊见他今日一身青灰色布袍打扮,脚上穿着普普通通的布鞋,打扮得朴素。
又见朱标戴着文生巾,穿一袭青袍,一副文质彬彬的学子模样。
皇帝和太子这是微服私访来了。
胡翊立即停下手上动作,放低了声音问道:
“岳丈、殿下,你们怎么来了?”
朱标一笑,就令人如沐春风一般,声音温和的解释道:
“爹和我微服出宫,听说姐夫在这里,顺便过来看看。”
朱标就好奇的打量着惠民医局的修建。
现在不过刚砌起一米多高的墙,要想封盖完工,看样子还得两个月时间。
朱元璋就四处闲逛,仔细看着惠民医局的布局,不时指着某处发问。
问了半天,朱元璋疑惑地问道:
“女婿,你这惠民医局怎么要盖这么多间茅房啊?
要不然,你干脆把惠民医局改了叫惠民茅厕算了。”
朱元璋不懂得这医学里的门道,在他看来,好好的房屋都建成了茅厕,这简直是一种浪费!
对于朱元璋不懂得的事,胡翊只能耐心为他讲解。
谁让对方是皇帝呢?
等朱元璋参观完这一圈后,他看着胡翊又问道:
“你今日忙吗?”
朱标便说道,“爹要到城外去一趟,姐夫没事的话,不如跟我们一起出去逛逛。”
胡翊没空也得变有空。
朱元璋当即提议骑马,父子女婿三人便骑马往三山门方向赶去。
骑马出了城西,胡翊看着前方官道,以及来往过路的行人,形形色色,有些担忧地道:
“岳丈,今日就真的一个护卫都不带吗?”
“怎么,怕了?”
朱元璋自负地道:
“咱当年只带十余骑,就敢探滁州城防,还敢去距陈友谅中军不足十里处探查敌情。
这算什么?”
今日既然一个甲士都不带,胡翊就只能更加小心翼翼些,亲自担负起护卫职责了。
毕竟,这是天子出游。
“走,去三山村,你知道路吗?”
胡翊疑惑地问道:
“岳丈,咱们去那里做什么?”
朱标就笑着道:
“爹要开科举取士,昨日已将刘基官复原职,调他主持科举。
刘中丞提议,提拔国子监助教罗复仁为弘文阁大学士,协助本次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