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所缺的,就是那个枕边人。
倘若能够早些跟常婉成婚,这个日子就算过得相当完美了。
深夜时分。
朱元璋在坤宁宫中,与马皇后在商议着。
白天那件苦恼的事,他一直在思考,但还是没有解法。
趁着现在,不如夫妻两个一起想想。
他无奈开口道:
“一个徐天德就够难排了,现在又多一个女婿,你说咱把这个女婿如何安排?”
马皇后也犯了难,琢磨着问道:
“不如再给翊儿封个官?”
朱元璋翻着白眼,心说,搞了半天这就是你给咱出的主意?
什么馊主意!
他立即反驳道:
“大都督府有保儿了,先不把他往里面塞,咱自有考量。
除了大都督府,那就是中书省六部了,这个女婿暂时留给标儿以后治国用的。
过早叫他将中书六部官员得罪个遍,这不是什么好事,既不利于他自己日后行事,更加不利于标儿日后继位。”
说到此处,朱元璋便觉得心烦,没好气的道:
“你以为你说的那些,咱就想不到吗?”
马皇后想了想,开口又问道:
“你打算日后给翊儿封个什么爵位?”
朱元璋先是叹了口气,然后又挠了挠头皮,想的脑筋都疼了。
他也是迷茫的很,对马皇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咱原本打算在大封功臣之际,赐他‘大明医圣’的封号,另封他个济安侯的侯爵。
济安,取济世安民之意。”
马皇后当即点着头道:
“这个封爵倒也好。”
朱元璋点着头道:
“给个侯爵就不轻了。
可这小子他能耐大啊,这次又救了老九,你说叫咱咋封他呢?
封个侯爵显得小了,封国公,他又到不了那个份。
冯胜、傅友德、朱亮祖、邓愈……多少人都在眼睁睁盯着这个国公位子呢。
咱这次的想法,国公顶多封六个,天德、伯仁的功劳得封。
那个李善长,虽然咱讨他厌他,可为了平衡文官势力,也得封。
保儿和姐夫咱要一起封,如此一来,名额就占了四个了,女婿封公就别想了,可是封侯咱又有些拿不出手,毕竟女婿的医术关系到咱们朱家后人的安危问题,不可封轻了。”
“这倒也是。”
马皇后也觉得难办了,又想起来最近的听闻,开口说起道:
“民间现在都知道,咱大明有个胡驸马,这大蒜素已经在民间普及开,他的名声一天比一天好。
再要是盖了惠民医局,这孩子就更是医名远播了。”
朱元璋点着头道:
“所以,你说咱咋办?”
马皇后又琢磨了片刻后,开口说起道:
“封爵的事咱们慢慢想,还是得给封个官儿,立了大功不能不封,要不然叫朝中大臣们怎么想?”
朱元璋点了点头。
马皇后便给出主意道:
“标儿的东宫里,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琢磨着腾出来一个吧?”
太子三师,目前李善长任太师、徐达太傅、常遇春太保。
少师乃是冯胜,少傅是汤和,少保是廖永忠。
三师三少代表的更多是荣誉,天子仅为重臣加衔。
得以赐封,也证明了皇帝和太子对于他们的恩宠。
朱元璋想了想,便拿定了主意,开口说道:
“就将廖永忠的太子少保下了,给咱家女婿得了。”
马皇后又道:
“只是如此,怕不够吧?”
朱元璋点头道:
“给咱两个亲家加个官,再赐女婿金印紫绶,钦封大明医圣,再赐一处上好的皇庄给他吧。”
金印紫绶,这本是丞相的待遇。
朝中目前有此待遇者,除丞相外,也唯有徐达、常遇春是特例。
朱元璋能够赐下如此规格,确实是对胡翊封无可封了。
朱家不会有异姓封王,这是朱元璋的底线。
接下来,他又与马皇后讨论起徐达的封爵问题来。
赐封号“大明医圣”,这就涉及到要打造金匾,还要御赐器物。
工部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着。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