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户部再来算一遍?
胡翊心说,你就算把天王老子调来,再算一百遍!
它也还是这个账。?j!i.n-g?w+u\x¢s-.^c′o′m/
朱元璋这道圣旨下的很急,户部尚书杨思义接到旨意,立即从照磨所调了几名照磨,跟随着一起进宫。
这几名照磨,都是算学博士出身,日常负责审计票据,清算大明各地复杂的数值计算。
朱元璋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些算学博士身上了,毕竟来说,他可不想更改自己这惠及朱家后人的宗室供养决策。
见到杨思义带来了几名算学博士,朱元璋当即是眼前一亮,开口便对众人说起道:
“朕有个算学题,你们都来算算,从第一代算到第二十代,把算出来的每一代数字都告诉咱。”
胡翊在下面听着,心里觉得太可乐了。
刚才给你算到第四代,就已经吓成那个样子了。
现在你要算学博士给你往后算二十代?
这不是自找倒霉呢吗?
胡翊就站在那里,看朱元璋的乐子。
那些照磨们,立即按照朱元璋所出的题目,将手里算盘打的噼啪响,不时在公文纸上做着速记。
比起胡翊的那点算学水平,朱元璋现在自然是更相信算学博士们的。
他更加希望胡翊算错了。
不止如此,他还在心里蛐蛐这个女婿呢。
心说你医术那么能,能搞小发明,还有一张利口,这天下的好事总不能都叫你一人占了吧?
难道在算学上你还能这么厉害?
不听你的,咱这大明就要亡国喽?
朱元璋不相信胡翊能这样全才。
只是有些事,他单方面认为没用,得靠事实说话。
等到结果一出来,这一代一代的数字算出来,摆在他这个皇帝面前时。
朱元璋的心,立即凉了半截。
朱元璋是按着自己能生25个儿子算的,他心里可能觉得,胡翊算他这辈子能生二十个儿子,这有点太少了。
然后,第一代亲王们一共25人,供养所需二十五万石岁禄。
第二代,就需要七十万石岁禄供养朱家宗室。
这样一算,竟然比之前胡翊给他算出来的数字还要多得多。
到第三代,这个数字变成二百二十八万石岁禄,堪称是海量。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觉得大事不妙,但他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促使他想要继续往下算。
究竟能到怎样一个塌天的数字?
他还真就不信了!
洪武大帝可不是被吓怕的,接着往下算!
很快,第四代朱家宗室的供养数字也出来了,所需岁禄为一千二百多万石。
第五代的数字更加恐怖,岁禄接近三千万石!
到第六代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恐怖的近六千万石!
六千万石就是六千万两银子,这已经是大明国库收入的五六倍。
换言之,需要比现在多出六倍的百姓纳税,需要三四亿人口才能供得上大明宗室的岁禄。
这才只是第六代啊!
按照25年一代人,也就才150年后。
根本不用等到这个地步,如此恐怖的供养额,大明早就亡了!
朱元璋的脸色当即大变,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人心中更是震颤不已!
他心里越发觉得烦躁起来,心想这还算个屁,当即把大手一摆道:
“行了,不算了!”
户部尚书杨思义心里琢磨着,怎么才算了个数字,就把陛下给气成这样?
他又不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吓得浑身直哆嗦,也不敢搭话。
杨思义只好带着这些照磨们,又莫名其妙的退出华盖殿,回到户部衙门。
朱元璋趴在御案上,把这些数字又仔细看了一遍,双眼之中尽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显得很无奈,又实在想不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只得皱着眉头自己在心里面琢磨,同时自说自话:
“咱不是不知道供养子孙们的危害。
这不,亲王一万石,到了郡王的岁禄,没有给他们五千石,咱是直接降到了两千石。
都已经降的这么狠了,咋还会出问题呢?”
他又继续琢磨起来道:
“咱设了八级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