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晟还不到两岁,我叫她在家里管着孩子,省得到了宫里来又哭又闹的不像话。”
朱元璋显然有些不高兴了,他是真正把沐英认作自家孩子的,外孙不到宫里来,他便责怪起了沐英说道:
“跟自家人还见哪门子外?再敢有下次,咱就叫人拖你下去打板子!”
饭菜快要做得了。
朱元璋又请来了李贞。
常遇春一见了李贞,立即便也上来厚着脸皮叫起了姐夫。
“伯仁啊,听说你在鬼门关前走了一趟,现在身子好利索了吧?”
常遇春连忙是点头哈腰的,在李贞面前倒是显得很恭敬,竟然还意外的多了几分乖巧。
朱标搀着李贞坐下来。
孩子们坐一桌,大人们坐一桌。
朱元璋今日提起了酒杯:
“今日咱破例,陪伯仁喝一杯,庆幸你能活着回来。”
提完了这一杯酒,朱元璋又看向了胡翊,掩不住脸上的色彩,开始夸起来道:
“再就该夸夸女婿了,要没有女婿这个神医,伯仁怕是早已离咱们而去了。
从治好静端的脚,再到治好姐夫和咱妹子的病,他又帮咱照料着标儿。
此番北京之围得解,又全仗他治好寿卿的病体,寿卿才能领兵前去援救啊。”
朱元璋一边打趣道:
“他的功劳实在太多了,咱的两只手数不过来,今日别的不说了,咱先跟你碰一个。”
说罢,朱元璋端起酒来和胡翊碰杯。
马皇后立即给大家盛着米饭,一边开口说道:
“这是标儿太子庄收上来的新米,翊儿用堆肥增产了足足三成,你们快尝尝这个味道。”
米嘛,味道其实都大差不差的。
可是马皇后今日这样提了一嘴,大家品尝起来都显得十分仔细。
立即也都觉得这米的滋味极好,与普通的米不大一样了。
这其实是心理作用,但因为这些米,胡翊又被拍了一通马屁。
因为胡翊特地耍了个小心眼,朱标就顺利的跟常婉坐在一块儿了。
朱标一边不好意思着,不断把好菜夹到常婉的饭碗里。
常婉本来还好,结果被他弄得也开始不好意思。
两张大红脸凑到了一起,就一边乖巧的吃着饭,又都红着脸,彼此都不敢去看对方。
他们越是拘谨,这个场面就越透着滑稽。
看着两个孩子的模样,李贞率先点破这层窗户纸,开口说道:
“你们看标儿和婉儿这张脸红的?
现在孩子们大了,一个该出阁了,一个也该娶亲了,要依着我看啊,这一对孩子就挺好。”
李贞开了这个话头,胡翊才知道今日为常遇春庆祝,原来只是个幌子。
朱元璋心里的鬼主意,是憋着要跟常家谈亲事呢。
被李贞这样一调侃,朱标立即不好意思起来:
“姑父。”
“嗐,我说太子啊,你是个男儿郎,你怕个啥?”
常遇春是个直性子,立即就当着大家的面开口了,他也不避讳的说道:
“你不是整天跟你姐夫待在一块儿吗?
怎么连你姐夫的优点都不知道学呢?
但凡你把他的厚脸皮学个四五分回去,婉儿早就跟你成了!”
“爹。”
常婉被亲爹调侃,更是俏脸一下红到了脖子根。
胡翊瞥了常遇春一眼。
这位大爷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你促成太子和你闺女的亲事,你提我干嘛?
我脸皮厚吃你们家米了?
看到胡翊被调侃,朱元璋反倒是分外高兴。
马皇后这时就放下筷子,温柔地看向常婉,笑着说道:
“这两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说来也极为有缘。
守滁州的时候,他们一起帮着将士们守城,有一年你们在前方打仗,元兵突然偷袭过来抓人。
这两个孩子谁也不肯扔下谁,一起跳入江中,游到了对岸。
我这个做娘的,也希望他们能越来越好,不若就叫咱们两家好上加好,亲上加亲怎么样?”
马皇后把话挑明了,又有李贞这个媒人进言。
常遇春一家人早就盼着这一天呢!
如何能够不答应?
大家一拍即合,朱元璋便乐呵呵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