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算轻的。
这也就是为何朱标他们兄弟害怕大姐,就连沐英、何文辉都怕她的原因。
处置完了这二人,朱静端坐下来叹了口气,随即朱元璋也叹了口气,开口道:
“他们现在越来越大了,明显的管不住,该琢磨着叫他们干些事了。”
朱元璋在思考,显然他现在还没有个准主意。
不过胡翊却知道,洪武三年四月分封诸王,十一月份大封功臣,朱元璋因为今日之事,多半会想到分封诸王的点子吧。
处置完了老二和老三,朱元璋这会儿坐下来,也问起了关于防伪的事。
“女婿,有想法了吗?”
胡翊心里一直在想,其实也有两种办法了。
以前学的简单化学里面,便有石蕊遇碱变色的课程,石蕊是无色无味的,可以轻易的从地衣类植物中提取。
若是能提取出石蕊液,用其来构画图案,遇碱变色时便可以辨别真伪了。
此外,应该还有许多其他的颜色,遇碱应该也会变色才对。
宫中便有尚衣监,胡翊完全可以去到那里,把染布所用的燃料都搞一份过来,然后用碱水试验一遍就知道了。
此外,明矾溶于水中也是无色无味,书写的字迹使用火烤,便能立即显字。
这本是旧社会时候,那些神汉巫婆们骗人敛财时候的手法,胡翊以前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还特意组织他们去到当时的电影院里看这种片子,还有学校的老师上台一边为他们讲解。
这两种法子至少在明代来讲,还未出现过,而且这个时代的防伪更多的是画出复杂的纹路,使伪造者无法仿造。
真正像胡翊这样运用化学知识搞防伪的,现在应该算是相当先进的科学了。
胡翊便提出了要到尚衣监去,把每一样染料都取一点,回来试验一下。
尚衣监管着宫里的衣饰制作,染料是最全的,胡翊既然有此需要,朱元璋当然是立即应允了。
他还是心急的很,叫朱标陪着去立即弄染料回来,现在就要在坤宁宫见识一下,看看胡翊的法子灵不灵。
走在路上,朱标便开口道:
“姐夫就把尚衣监所有的染料都要一份,咱们回来慢慢试。”
胡翊却是笑着说道,“咱们就拣便宜些的染料来试就可以了,制宝钞毕竟是个大工程呢。”
朱标点着头道,“姐夫想的就是细致,这样举国流通的宝钞就需要消耗大量染料,自然是越便宜越好。”
胡翊也没多整,就挑了二十几种造价比较低廉的染料回来,然后泡了一碗碱水过来。
朱元璋就看着他,问道:
“这不都是些汤汤水水的东西,能做出防伪来吗?”
他显然是不信的,别说是朱元璋了,就连马皇后、朱静端也不理解胡翊的做法。
这些五颜六色的染料,最多只能把宝钞染的花花绿绿的,又如何能够防伪呢?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胡翊这个人,没说过假话,而且能做到的事最后也都做到了,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期待起来了,想看看他究竟有何妙法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胡翊便开始用染料一点一点的试起来。
接下来,朱元璋他们也就看到了此前从未见识过的一些东西。
胡翊先拿起一点红染料,遇到碱水就变成了紫色。
朱标立即开口道,“这是以红花制成的红色。”
说着话,他立即便记录下来。
胡翊又拿出一种黄染料,遇了碱水立即便化作深红色。
朱标又道,“这是以姜黄制成的姜黄汁。”
胡翊又林林总总的试验了其余染料,最后发现还是姜黄和红花遇碱后,变出的颜色最为容易分辨。
恰巧,这其中姜黄汁的造价最低,红花的造价反而要高一些。
朱元璋激动地道,“那咱就用姜黄汁。”
他算是懂得胡翊的意思了,一脸掩饰不住的喜悦,开心的说道:
“你是要在宝钞上用姜黄汁印字,完了以碱水一验,就能知道真假是不?”
胡翊点着头,却又道:
“只是这一重,恐怕不甚保险,还要加上石蕊。”
坤宁宫外就有一些土地,田间地头就有地衣,胡翊取了一些捣碎之后,加入一点醋,便得到了简单的粗制石蕊液。
将这东西涂在纸上,透明无色。
再轻轻涂上一点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