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封侯拜相 > 第99章 洪武朝第一大案,震怒的朱元璋和九族消除术

第99章 洪武朝第一大案,震怒的朱元璋和九族消除术

刘炳将证据销毁,才要如此做。

他也成功的把注意力吸引到了大门口,一会儿工夫,几个检校从府里出来,朝他微微点头示意。

既然事情已经办妥,也不必在此地逗留了。

胡翊下令这些天子亲军们奉旨抄家,随后便将刘炳披枷带锁,关进木笼囚车之中,押往刑部大狱。

抄家花费的时间可就长了,等胡翊来到刑部大堂上时,在朝为官的龙泉叶家老二,叶弘毅也被抓进来了。

因为这次的行动十分迅速,根本没有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无论是刘炳还是叶弘毅,完全没有销毁罪证的机会。

很快,一堆密信、造伪文书被查获,摆在朱元璋的御案上。

看着这些密信,朱元璋面色骇然,华盖殿之中气氛变得森严而冰冷。

与此同时,经过梳理后的“归德府案”便算是真相大白了。

因在去年还未开国之时,便已经开了海禁。

海禁刚一开始,往往是执行最严格的时候,浙东龙泉叶氏与琉球国和倭国有一笔交易,已经付了定银。

海禁使他们无法就近出海,便只能令在南京为官的老二叶弘毅,贿赂当时在户部做事的刘炳。

刘炳伪造公文,把本应从龙泉收上来的三十万石税粮,以代为朝廷储存的名义,又下发给龙泉叶家,叶家为国存储军粮,不仅侵吞了粮食,还得了免征赋税的好处,更是骗到了朝廷的嘉奖。

但是这笔税粮要出海去,便只能走归德府,要从周世昌的手下过。

刘炳便顺带伪造公文,把这三十万石税粮荒唐的从浙东跨越1800里,运送到归德府去储存,因为公文在,他们运粮才能畅通无阻。

然后归德府周世昌参与进来,为了牟利,便将归德二十万石储粮一起交给族弟周世荣,这一共五十万石粮食走庆元港出了海,发到琉球去了。

可是船队一来一去,加上结清账款的时间往往需要大半年。

朱元璋在汴梁时传了一道旨意,把闲散下来的军中将校们派遣到各地去,检查各地府库是否足备、粮仓真实储粮数据如何。

之所以派将校们去做这件事,一来战事变少了,许多将校闲置下来,无事可做。

二来,朱元璋也不放心地方上的那些人。

结果周世昌和龙泉叶家都急了,一边加征赋税填补亏空,周世昌更是做出人为决堤,引黄河之水漫灌辖区庄稼的黑心事,然后反过来向朝廷请求四十万两银子的修堤款。

也是多亏了胡翊,留了个心眼,这一查不要紧,便牵扯出了背后这桩滔天的大案出来!

朱元璋冰冷的声音,令人不寒而栗,他无比阴沉的冷笑着道:

“令胡惟庸为主审,杨宪为陪审,速去刑部联合问案。”

不久后,从山东青州卫那里也传递了消息回来。

朱标面色显得很严肃,开口道:

“爹,归德知府周世昌的族弟周世荣,带领着青州的漕帮上万人与青州卫开战,周世荣趁机销毁了所有物证,人已经自尽了。”

朱元璋再度怒火中烧,大骂道:

“这帮畜牲们,要造反吗?”

“周世荣死了,他的尸骨和家眷何在?”

随着朱元璋的质问,朱标立即应声道:

“已经押解到南京来了。”

朱元璋点着头道,“那就将周世荣点了天灯,再将周家九族诛尽,漕帮竟然对抗官府了,此事必须严办严查,不能有一个漏网之鱼!”

“还有!”

朱元璋又吩咐道:

“刑部大牢里的那帮畜牲们若是不说,就用刑,用到他们说为止!”

从华盖殿出来,胡翊和朱标同时打了个冷颤。

朱元璋这个人本就冲动易怒,胡翊也见过许多其发脾气的场面了。

可是像今日这样大动肝火的,还是头一次。

不过,朱元璋虽然震怒,做起事来却是不糊涂的。

刘炳是浙东派系的官员,令胡惟庸这个淮西集团的人去审问,胡惟庸一定会不惜余力的去办好这件事,尽可能多的搜集证据。

但又不能让淮西集团的人,随意打击朝中官吏,还要防止冤假错案和趁机挟私报复。

此时把杨宪弄过去当一个陪审,既能监察胡惟庸的一举一动,还能相互制衡,最后这个案子办下来,多半也就错不了了。

朱元璋把事情想的很全面,接下来就没有胡翊什么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