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的。
朱元璋上来便向他示好,将一对上好的和田玉螭龙镇纸赏给胡翊,开口道:
“今日你在朝堂上十分伶俐,咱赐你个小物件回去使着。”
“谢陛下。”
胡翊接过镇纸,揣在怀里。
朱元璋看他开口叫的是陛下,而不是岳丈,顿时笑着问道:
“生气了?”
他似乎也知道自己理亏,开心的笑着,活像个一百六十斤的孩子,解释起来道:
“咱这个做岳丈的今日倒不是在整治你,朝堂上需要些应变,懂吗?”
“是的,陛下。”胡翊回复道。
朱元璋有些不悦了,拿牛眼瞪着胡翊道:
“都说了咱不是存心整治你。”
“去年这时候,你还在京城做游医,今年这时候你已是官居一品了,你这一年升的官儿,比你叔父这辈子加起来都多,咱是怕你飘了,变得骄傲跋扈,故而要在朝堂上挑你与那些文臣们作对,这下懂了吗?”
朱元璋这么一点,胡翊总算是懂了。
胡翊得罪了淮西武将集团,今日朝堂上又挑动他再次得罪浙东那帮文官们。
朱元璋是在叫胡翊做孤臣。
当然,也是在强行把这两股势力推开,让胡翊去得罪两边的人。
以朱元璋对于党争的零容忍,牵连进这里面去,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
怕胡翊飘了,才要这样做,而且还要强行这样做,这反而说明他是爱护胡翊的,因为放心不下怕胡翊卷入党争,才要强行这么搞一回事。
“小婿谢过岳丈,是我目光短浅了。”
胡翊立即赔礼。
也就是朱元璋今日开心,胡翊解决了令他都十分头疼的言官问题,他便笑着说道:
“知道咱是为你好就行,回去了莫在静端和你岳母面前告状就是了。”
胡翊心说,原来你心里也怕着呢?
此时的朱元璋敲着桌子,叫胡翊和朱标端来两张椅子坐在身边。
而后他问胡翊道:
“金银既不能废止,咱们大明自己铸钱的事,该如何来做?”
昨日讨论的话题,现在终于接续上了。
朱标此时也看向胡翊,开口道:
“姐夫,都是自家人,现在关起门来大胆的聊,爹也是怕到了朝堂上再去聊这件事,就不纯粹了。”
胡翊就点头说道:
“岳丈,这个事确实麻烦,但又必须迫在眉睫去做,小婿也只是提一些意见和必须要谨慎小心的点。”
朱元璋点着头,也是怕胡翊再被自己的脾气所影响,不敢放开了说,索性这次先给他个免罪符:
“标儿听着咱的赦旨,今日胡翊在咱面前说什么,都恕他无罪。”
有了这道免罪的赦旨,胡翊还真就放心多了,立即开口道:
“咱们大明银矿和铜矿不足,由此来看发行宝钞是最合适的,可是银子和铜钱不够,纸钞发的太多就不值钱了,到那时一百贯宝钞换一石米,这纸钞用不成,大明就要乱,所以小婿建议要用金银来锚定纸钞的价值。”
朱标立即问道:
“设立宝钞司如何?允许以金银和宝钞互兑,朝廷测定兑换数量,以此来保证大明宝钞的价值。”
胡翊点着头,心说朱标果然聪明,想得快。
不过,单是用金银来锚定宝钞,还是不够稳定。
胡翊便又说道:
“我的提议是,百姓们交税可以以实物来抵税,岳丈现在就是这么定的,这一条今后一定要作为国策坚持下去。”
“此外,商贾们交税便要改一改,改成以1成的宝钞、2成的实物(粮食布匹)、4成白银和3成铜钱一起交税,以此多方向来稳定宝钞价值。”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搞得这样乱,有啥说法吗?”
胡翊便说道,“市面上的宝钞太多,就会变得不值钱,以实物抵税可以稳定物价,缓解白银和铜钱不足的问题,正如太子所说,要设立宝钞司,每日限定兑换限额,准许以宝钞兑换金银铜钱,多环互套才能保证大明钱币的稳定性。”
胡翊又道:
“大明不禁止民间铸私钱,这一条必须要改,铸钱权乃是大明的命脉之一,不能交由他人这么干,岳丈您一定得明令禁止才行。”
虽然话是这样说,胡翊也意识得到自己的底子十分浅薄,这样虽然可以起到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