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直接一句话把这个事情的性质给定死了。
胡翊说道:
“陛下,言官们相互串通都不说了,这吏部乃是大明干系最重之处,就连吏部官员都伙同他们一起上奏了,御史台与吏部结党,今日开了这不正之风,日后可就难说了。”
“你……!”
那几位言官刚要开口,胡翊却是立即提高了声调,转过身去朝朱元璋一拜,请示道:
“臣,请陛下圣裁!”
直接在言官们要说话的时候,搬出皇帝,叫他们闭嘴。
果然,话头一下转到朱元璋身上,那些刚要开口的言官立即生生把嘴闭上。
此时他们再如何急于自辩,那也得先听皇帝把话说完。
朱元璋此时并未急着开口,他看着胡翊,只觉得这个女婿是越来越聪明了。
胡翊既不是淮西派系,也不是浙东派系的。
这次浙东派系想把他竖成个活靶子,伪装出一副胡翊伙同浙东派系想要打压淮西武将集团的架势。
这就是在背地里阴他。
胡翊一上来先向言官们发难,又把刘炳和薛以刚告了个“结党”的罪名,这是要一口气致对方于死地。
胡翊这一手绝不是头脑一热,便做出来的冲动之举。
用这一手,胡翊是在告诉淮西派系,我与浙东这帮子混蛋没有半毛线关系。
但是前面他又得罪了淮西派系,所以这一手,胡翊也是在告诉朱元璋和朱标父子,我在朝堂上做的是孤臣,和两派都没有联系,现在还成了他们的敌人。
读点历史是有好处的,现代人稍微知道一点明史的,都很清楚朱元璋是个集猜忌、残暴、多疑、偏执于一体的泥腿子皇帝。
当然,这里主要说的是他的负面。
这个人的一生,都是把权力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的,并且爹味十足,最讨厌的就是不诚实、结党营私、小动作不断,以及不干人事。
大明开国功臣朱亮祖,诬告当地知府导致其被杀,朱元璋的做法是把朱亮祖父子抓进京来,用鞭子活活抽死!
他的亲儿子鲁王朱檀,娶的是汤和的女儿,夫妻二人抓了小童子阉割,拿割下来的东西炼丹求长生,最后鲁王妃被凌迟,野史传说鲁王朱檀也被朱元璋所杀。
正因为朱元璋的这些性格特征,胡翊参奏被些人结党,真就是精准命中朱元璋的忌讳了。
加之昨夜老丈杆子等了自己一夜,今日在朝堂上这样搞自己,显然他也正憋着一肚子火没处撒呢。
胡翊总不能叫他把邪火都发在自己身上吧。
反正出气筒找着了,结党的罪名也有了,胡翊顺势而为策划了这一出,把自己给摘出来,又给朱元璋送了一份惩治浙东文臣的礼。
至于这份礼收不收,那得皇帝自己的意思,反正胡翊把自己的差事做完了。
再看龙椅上的朱元璋,面对胡翊送的这份礼,他还是收了。
朱元璋本来就把这些文官们视为大敌,毕竟元朝覆灭的一个极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
现在胡翊都把机会送到面前来了。
如何能不收?
朱元璋立即便将目光一凝,两道杀意从虎目中射出,声音变得低沉和冰冷道:
“这话说的不错。”
此时的朱元璋从龙位上站起身,目光冰冷地盯着那几个言官,还有户部那个薛以刚。
言官们伙同串联奏事,他还能忍。
但是御史台与户部勾结,这是最不能忍的,甚至已经践踏到了他的红线!
这两处衙门都掌管吏治,并且各自独立。
设立的本意,便是要他们互相牵制,以此来提高监察力度,尽最大可能惩治贪官污吏、卖法徇私。
结果现在,这两个独立的衙门居然有了要联合的迹象。
这才是令朱元璋真正动了杀心的一点!
朱皇帝那如刀子般的目光,先是扫过那五名言官,之后便又扫过刘炳,最后落在薛以刚身上。
朱元璋此时背着手,冷哼道:
“咱给你们风闻奏事之权,不是叫你们这样用的,驸马说得对,既然你们不好好珍视咱赐下的权力,那便该叫你们知道厉害。”
朱元璋立即传令道:
“将这御史台五人,庭杖三十,逐出宫门,流三千里永世不得录用!”
“陛下!”
杨宪立即出列来,便要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