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父子三人都平安回家来了,柴氏喜极而泣。
胡惟中见了妻子,想起临走时候的心惊胆颤,现在全家人都平安无事,又看到妻子哭的稀里哗啦,自己竟然也想跟着掉泪了。
“无事,无事了。”
胡惟中上去紧攥着柴氏的手,此时忍不住也掉了泪,老两口儿抱头痛哭了一场,这个家算是安定下来了。
胡翊和胡显直接进了后院,看到吴妈在洗衣服,唯独是院子里不见了管家胡福。
胡翊便开口问道:
“吴妈,管家去哪里了,我有事找他。”
“二少爷,胡福管家早上就被儿子叫走了,说是家中出了急事。”
柴氏也跟进来,说道,“今早你们前脚刚走,后脚来了个人说是管家的儿子,家中老母亲病了请他回去,管家连忙就被叫走了,还说了短时间回不来。”
胡惟中点着头道,“他以后倒是回不来!”
柴氏显然注意到了胡父那咬牙切齿的模样,目光就扫过胡翊和胡显。
胡翊就把大家都叫到屋里,然后说起奸细的事。
柴氏倒吸一口冷气,此时也是吓得额头上出了一层细汗珠,思之而后怕。
胡翊琢磨着这些,就叮嘱家人们说道:
“胡福的事咱们不要过问了,以后也不必追究,陛下说要派几个值得信赖的亲兵过来,那都是些身经百战的老兵,能够护主,以后咱们家就叫这些老兵们来操持了。”
柴氏立即就会了意,说道,“我明白了,胡福的事到此为止,以后咱们不许再提,还有老爷和显儿,陛下派来的人在咱们胡家管事,以后就要小心祸从口出的道理。”
胡惟中面色很严肃,叹着气道:
“以前家中还有私事可言,以后家中怕是就没有私事了,咱们的家事也变成了皇帝的公事。”
话要是这样说也不假。
就连李文忠这个朱元璋的养子、亲外甥,在大都督府任职时候,朱元璋都派的是检校安插在他身边,记录下一言一行。
那可是朱元璋大姐夫的儿子啊,亲外甥!
他尚能被如此对待,何况是胡家呢?
胡翊也告诉父母亲不必如此担忧,重点知会道:
“你们只要不议论朝事,谈论官员之间的事就可以了,还有一些字眼要规避,比如和尚、道士、光这一类的词,我今夜写一份单子给你们都看看,记住这些忌讳就好。”
柴氏就说道,“我一个妇人家,每日就是跟这些瓶瓶罐罐的打交道,倒是老爷和显儿,你们以后千万要少发牢骚。”
胡显则是注意着后院的吴妈,问道,“爹、娘,后院的吴妈不会也是奸细吧?”
柴氏却分析道,“胡福突然便不见了,吴妈倒是好好的在这里,那就说明吴妈是个可信赖的人。”
胡翊不禁在心中感慨母亲的聪明。
她也知道胡福的消失,肯定是不正常的。
朱元璋处置了胡福,却没有处置吴妈,这说明吴妈的身份至少是干净的。
这个时代朱元璋手下已经有一批检校了,这批检校可以看作是锦衣卫的前身。
只不过锦衣卫的权柄极大,可以不通过刑部就直接断定生死,且可以随时连官吏都从堂上抓走。
这会儿的检校却更多的只是搜集情报,打入到重要官员们的家中,或者是敌军内部,充当朱元璋的私人卧底而已。
只怕刘炳那里当初安插胡福的时候,那些检校们就已经知道了。
想到此处,胡翊也就问道:
“爹,当日您是怎样把胡福招进来的?”
胡惟中就叹了口气,一脸迷茫说道,“当时买下这宅子,他们都说这么大的宅子得有个好管事的,你叔父也这么说,他道你将来要做驸马,那是位极人臣的,这位管家大人一定要是个八面玲珑、能做事分忧的能人,这才有人推荐了胡福,我才开的大价钱将他聘来。”
好家伙!
花重金聘一个奸细回来卧底我自己。
父亲这事儿干的也是够离谱的!
胡翊也懒得吐槽了,这事儿就算翻篇过去了。
转过天来,胡翊就进了皇宫。
朱元璋给他找了一批受伤退下来的亲兵,叫他自己从中挑人进府。
“陛下,臣想知道他们这些人当中,谁受的伤最重?谁家中度日最为艰难?”
朱元璋便给胡翊挑了四个人出来,一个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