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封侯拜相 > 第76章 叔侄互坑,大戏上演

第76章 叔侄互坑,大戏上演

胡翊立即就答道,“叔父放心,陛下日理万机,侄儿轻易的也见不上,更别说触怒陛下的逆鳞了。”

胡惟庸点着头,“这样一来,为叔的就放心了,你日后在朝中行走,虽做了皇家驸马,也不能行事乖戾,就如同现在这样守些礼就最好了,陛下今日见到你是笑容多还是冷脸多?”

又来了。

胡翊知道他在打听什么事,可也是含糊着说道:

“我见了陛下就得跪着,也不敢抬头面君,陛下训教完了就出去了,是笑容多还是冷脸多,我自己也不知道。”

胡惟庸就教授起了心得,“你以后说话做事,就要多用余光探看陛下的脸色,陛下喜了你就多说几句,陛下脸上若是不喜,你就要少说话,为叔今日教你这些察言观色的动作,对你日后也有大益处,且不要小瞧呢。”

胡惟中就在边上嘱咐胡翊道:

“快把你叔父说的话记下,翊儿,赶紧给你叔父奉茶。”

胡惟中似乎是把这些话当做圣旨一样,深信不疑的。

胡翊就只是面上答应一声了。

胡令仪的午觉睡醒了,一见到胡惟庸,就开开心心地跑过去抱大腿。

“叔父,您来啦?”

胡惟庸把胡令仪举高高,一下子开心的不得了,真是比见了自己的孩子都高兴。

“仪儿,叔父看看,哎呀又长高了不少嘛。”

胡令仪就开心地喊吴妈,“叔父爱吃鲈鱼,今天做鲈鱼给我叔父吃,做好了有赏,做不好小心受罚!”

胡翊看着小妹的举止,有些皱起了眉。

刚在宫里见识了个二世祖,现在出来,看到刚满四岁的胡令仪居然学会了呼来喝去,转过身来又对叔父如此谄媚。

胡翊心里很不高兴。

恰逢胡惟庸抱着令仪,一边又问胡翊道:

“叔父跟李相说了,想调你进中书,你是什么想法?”

胡翊心里“咯噔”的一声。

这个节骨眼上调胡翊进中书,这不是在害他吗?

胡翊立即站起身来,先拜谢叔父的好意,然后却说道:

“叔父一片好意,只是侄儿实在不敢到中书去,侄儿我身上实在没有什么才能,怕是要丢了叔父的体面。”

胡惟庸却不在乎的说道,“你马上就是皇家的驸马,如今又身怀北伐大功,陛下必定要封你到朝中为官,何况现在咱们大明缺人手,若是再加上地方官的空缺数量,现在的官员不到所需总量的四成,还差着几万人呢。”

胡惟庸这话倒是事实,正因为大明开国之初,缺乏大量官员去治理地方。

所以朱元璋才会短暂的重开察举制,令民间推举庶人为官。

可是这些政令到不了民间,就在勋贵、功臣们手中把名额消化完了,官僚家的亲戚们最后都做了官,选出来的大量官员们甚至一字不识,这就很离谱了。

见胡翊没说话,胡惟庸又给他陈述利害道:

“陛下一定会封你为官的,翊儿你就只有三个去处,要么进中书省,要么进大都督府,或是外流到地方上去做官;只怕放你外流是不可能的,福成长公主深受陛下器重,那你便只有入主中书和大都督府这两条路径,偏偏大都督府中的那些人,等身的军功、位高权重,你去了也是个边角料,倒不如进中书,还有叔父我和李相护持着,机会就多了。”

胡惟中看到儿子居然还在迟疑,为胡翊焦急的很,立即便出言干预道:

“儿啊,你叔父现在虽属太常寺,却被借调到中书省李相身边,权柄相当于是副宰相啊!别人想入主中书还没人铺路呢,你叔父都把饭递到嘴边上了,你怎么还不知道接呢?”

胡翊心中暗暗摇头,父亲真的变了啊!

他不知这其中的事,也不知道胡家后来的下场。

胡惟庸现在虽然入主了中书省,但毕竟官职还是太常寺卿,在中书省理政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他将胡翊调进中书,说起来是提拔胡翊,其实胡翊的驸马身份又何须提拔?

就算什么事都不做,每日陪伴公主,夫妻安乐,大明也是会养他们一辈子的。

犯得上冒险进中书,去贪那些权势吗?

无非是把胡翊调进去,他就有了倚仗,不再是孤立无援的境地。

胡翊又是驸马,皇帝此次还未封赏胡翊升官,待到胡翊再被封赏完,把这些筹码都就加进去,胡惟庸可就大大的提升了底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