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一番沟通之后,媒婆给了消息,女方同意了,但是要求10万块钱的彩礼,以及一台缝纫机。
按照这个时候的标准,一般都是5万块,6万块,8万块的居多,10万块的是凤毛麟角。
何况还有一台缝纫机呢,那才是真正的大头!
如果这彩礼的数额首接告诉的是贾张化,说不得贾张氏就要跳脚大骂了,觉得一个农村丫头哪里值得这么多彩礼?自家愿意出5块钱,就己经是很给她面子了。
毕竟自己的儿子是工人,而且还是正式工,红星轧钢厂又是个大厂,而秦怀茹呢,只不过是个没有工作,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村丫头,也就是那张脸长得漂亮一些,除此之外哪里能配得上自家儿子?
自家儿子能看上她,都是她家祖宗八代都烧了高香,祖坟都冒了青烟~~他们秦家可占了大便宜了!
按贾张氏的性子,秦淮茹都不应该要彩礼,反倒应该贴上个几十万的嫁妆才像话!
不过因为媒婆是跟易中海这边联系的,所以易中海在听到彩礼要十万块和一台缝纫机的时候,并没有首接告诉贾张氏。
在这个年代,秦淮茹要的这份彩礼,不说是独一份,也确实是过分了,更何况秦淮茹还是个村姑,而贾东旭是城里的工人阶级。
易中海也觉得不可思议,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结果他刚对媒婆表达出了自己的疑问,媒婆看向他的目光就显得很是意味深长了。
这让易中海的心里忍不住咯噔了一下,果然,接下来媒婆的话验证了易中海的猜测。
“人家女方托人过来打听了,这男方母亲的名声可是响亮的很呢,易师傅,这一点你当初可没跟我说明!
若不是看在贾家那小子是个正式工人,而姑娘又只是个农村姑娘的面子上,就算是有缝纫机,人家女方也不一定同意。”
眼看着易中海的脸色一寸寸阴沉下来,媒婆又再接再厉道:“人家女方过来打听了,你这个徒弟前前后后也看了不少姑娘了吧?结果人家在听到了他母亲的名声之后,都打了退堂鼓。
有这么一个胡搅蛮缠的亲妈,又同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一般人家的姑娘,哪个愿意嫁过来趟这趟浑水?
总不能结了婚还得天天跟恶婆婆斗智斗勇吧?
易师傅,我这也是看在您的面子上,才跟你说这些的,你也不用急着答复我,反正人家女方那边说了,成与不成都随缘,人家不强求。
那天的人你也见过了,就凭着秦家大姑娘那容貌,那长相,那身段,这门亲若是不成,说不定还能找个条件更好些的。
若不是贾家那小子长得还算是周正,又是个吃公家粮的,秦家那边恐怕也不会松这个口!
毕竟人家的姑娘可不愁嫁!
你要不信你去秦家村打听打听,秦家的这位大姑娘从十五岁开始,就有人上门提亲了,若不是秦家人想多留姑娘两年,哪里还轮得到贾家的这个小子?
现在人家刚满18周岁,才刚刚达到可以结婚的年龄,秦家放出口风来说要给自家姑娘找个婆家,结果最近这段时间媒婆都快把他家的门槛给踩烂了!
易师傅,俗话说得好,一家有女百家求,像秦家大姑娘这样优秀的,过了这个村可就没那个店了,你们还是好好商量商量吧。”
这下易中海听懂了,就是说这门亲事对女方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若是达到了女方的要求那就成,如果达不到就不成!
说难听点,若不是看在钱和东西的份上,女方对贾家是不满意的。
“行,那我跟东旭商量商量,过两天给你个答复。”
要不说媒婆的嘴,骗人的鬼呢,就连易中海这种老狐狸,感觉自己也快要被媒婆给说服了。
在这一天下班后,师徒两个一起往回走的时候,易中海就告诉了贾东旭。
“东旭呀,我看你这门亲事有点难。”
贾东旭一听就急了,秦淮茹那可是他朝思暮想的女神!
“师父,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吗?小秦同志是怎么说的?”
易中海似模似样地叹了口气:“你先别着急,问题也不是出在女方那边。
对你女方那边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人家对你也很满意,但人家要10万块钱的彩礼,你觉得这事你妈能同意吗?”
“为什么不同意?师父,我同意!10万块就10万块,是我娶媳妇,又不是我妈娶媳妇,这事我自己就能做主!”
易中海原本以为,贾东旭听到彩礼要10万块会打个磕绊,却没想到他一口就答应了,这倒是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