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重启人生 > 第129章 0126【一套爆款图书的诞生】

第129章 0126【一套爆款图书的诞生】

一些人,觉得自己排了那么久,好不容易排到前面,中途离开等于在做无用功。于是饿肚子坚持熬着,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啥要排队!

下午一点左右,陈贵良感觉自己快完成任务了。

可签着签着,排队者莫名其妙又开始变多……

签到下午三点半,队伍终于消失,只偶尔过来一两个。

边关月拿出面包和牛奶:“垫一下肚子吧,盒饭都已经凉了。”

“我去,比我高三复习还累。”陈贵良甩着手腕子吐槽。

李寻欢笑道:“明天飞到魔都,还有一场。”

“我这手怕是要废了,”陈贵良问,“卖了多少?”

李寻欢说:“签了大概3500本左右,不过没有统计在三联书店买来签名的。说实话,远超我的预期,这个地方有点邪门儿。”

能不邪门儿吗?

这里今后会变成明星签售的首选场所!

不管是卖书还是卖唱片,总有莫名其妙的路人来排队。

“场地费多少?”陈贵良问。

李寻欢说:“3万一天。这还是我讨价还价谈下来的,商场最开始喊价5万一天。”

草。

好贵!

别看今天签售3000多本,但对于李寻欢来说,纯粹是赔本赚吆喝。

但这是必须花出去的宣传费。

次日,陈贵良飞去魔都,签售签到手抽筋。

两场签售会的盛况,都被记者拍下来,随即报纸开始(付费)宣传。

李寻欢是真敢让记者往死里吹,京城签售3000多本,到报纸上就变成“首日签售八千册”。

又整出“2005年开年爆火图书”、“全民知识盛宴”、“全国版税最高作家”、“最时尚高端读物”等噱头。

网易、新浪等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李寻欢也花钱买了软文广告。

一时间,《明朝那些事儿》被炒得大热。

还有后续媒体跟风报道,这就不需要李寻欢花钱了。

势头造起来,总有媒体来蹭一下。

尤其是此时的报刊杂志,很多都设有读书栏目,会定期推荐一些书籍。既然《明朝那些事儿》很火,他们就跟着推荐呗。

……

光明路,新华书店。

一对中年夫妇,带着读初中的孩子进来。

孩子垂头丧气,并无任何快乐,因为今天是来买寒假学习资料的。

“站直了,弓腰驼背成什么样子?”母亲呵斥。

父亲说道:“不要愁眉苦脸的,今天再给你买一套课外书。”

母亲立即补充:“买世界名著,正好提升作文能力。”

孩子暗暗叹气。

母亲找到店员:“学习资料和世界名著在哪边?”

店员抬手指路。

这一家子继续往里走,赫然发现一排《明朝那些事儿》,还有牌子标注着“热销专区”。

父亲停下脚步,指着宣传海报对老婆说:“你看。”

母亲仔细一瞧:“又是社科院又是北大的专家教授推荐,还有这么多作家推荐。这书小孩子读得懂吗?”

父亲抽出一本,先看扉页和序。

母亲继续看宣传海报,数落儿子说:“你看人家农村来的,多勤奋努力啊。都被北大特招了,还自己考过了北大的录取分。这才大一,又是开公司又是写书。你呢?你只知道打游戏!”

孩子也随手翻开一本,见到里面的三国杀书签。

好像是一款游戏,看起来很好玩的样子。

“妈,就买这个吧,我要学习历史知识。”孩子说道。

母亲阅读第一章,发现自己都能读懂:“这本书不错,适合初中生看,还能学到历史常识。”

孩子大喜。

不时有人在书架前停下,实在是这地方太显眼了。

渐渐就聚集了七八个放寒假的学生,他们也不掏钱买,就站那儿慢慢看书,能站一整天甚至不吃午饭。

还有人站累了,直接靠着书架坐地上。

聚在那里的人越来越多,人气提升之下,就算是对此没兴趣的,也都忍不住过来看看。

时不时就有顾客拿起一本去付费。

这几年的图书市场很繁荣,愿意买书看的也多,连续出了好几本爆款。

不仅新华书店的客流量很大,就连小县城专卖盗版书的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