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联系了当地的一个采石场。
采石场那边给出承诺,可以赞助应急河道的所有用石需求。
水泥方面也是刘副区长给搞定的。
这样一来,治理河道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
按照之前的计划,一个月之内便可彻底完工。
但如今加上这条应急河道,工期还得往后延,具体多久时间完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河道的回填主要用卡车拉土过来,然后夯实,就形成了崭新纯平的地面。
工程量虽然很大,但技术含量不高。
主要还是应急河道的建设是难点。
这方面,王三也没有具体的施工经验。
幸亏由卢主任找来的几个技术人员坐镇。
由他们带领工人们施工,杨承志100个放心。
“这些人都是你找来的吗?看他们干活真有劲儿,竟然没有一个偷懒的。”
小李走到杨承志跟前问道。
“对,他们大多都是我建筑公司的工人,为了能高标准的完成这次河道治理,我就把他们派到这边来了。”
杨承志点头笑道。
“你是怎么做到让他们干活不偷懒,而且还这么兢兢业业的呢。”
小李一脸好奇的问道。
印象中,无论哪里都有一部分人干活喜欢出工不出力,混一天算一天。
而杨承志这批人却明显不一样。
而且所有人对他都是那种打心底的佩服,这就很令人奇怪了。
“这个很简单,首先要以德服人,让所有人多打心底的认可你,佩服你,第二就是钱了,只要钱到位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杨承志笑着解答。
小李似懂非懂,忍不住对杨承志问道:“我想知道这些工人每天的工资大约是多少,能跟我说说吗?如果不方便的话就当我没问。”
杨承志思考了一阵,似乎有些想不起来了。
现在,他的三大产业都有独立的财务体系。
工资方面早就不用他操心了。
像这种力工每天多少钱他确实不太记得了。
只能把王三叫了过来询问了一番。
“这些工人现在每天工资2块5,其中一些元老级别的人物差不多能赚到三块至3块5左右不等。”
王三回答道。
小李一听,立刻捂上了嘴巴,俏脸上满是惊讶之色。
要知道,在杨承志说出刚才那番话的时候,她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
尽量把这些工人的工资想到了很高的地步。
因为那个年代经济不好,像她这种体制内的人,一个月也就二十几块钱工资。
这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不少人都为之羡慕。
却没想到,杨承志建筑公司中的普通工人,一天都最少能赚到2块5毛钱。
这已经相当于她的两倍之多了。
而一些老员工,最高更是能赚到3块5每天,干一个月满勤的话那就是100多块钱,妥妥的高工资待遇!
虽然她的工作可能相对稳定。
但也无疑说明了杨承志的大度。
工资这么高,难怪这些工人干起活来这么有劲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