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萱看着被带到面前的宫女,眼中满是怒火,猛地一拍桌子,吓得宫女们浑身一颤。?3~w′w·d~.¨c·o~m·
“说!是谁指使你们在后宫散布如此恶毒谣言的?”李萱大声呵斥道。
其中一个宫女吓得“扑通”一声跪下,哭着说道:“娘娘饶命啊,是……是周妃娘娘让我们这么做的,她说只要我们把谣言传开,就重重有赏。”
其他宫女见同伴招认,也纷纷跪地求饶:“娘娘,我们也是被逼无奈啊。”
李萱冷笑一声:“好个周妃,本宫一再忍让,她却变本加厉。孙贵妃,立刻去把周妃给本宫带来。”
孙贵妃领命而去,不多时,周妃被带到。她虽脸色有些苍白,但仍强装镇定。
“李萱,你凭什么抓我?”周妃硬着头皮说道。
李萱看着她,冷冷地说:“凭什么?你指使宫女散布谣言,恶意中伤本宫与王爷,意图扰乱后宫,该当何罪?”
周妃心中有些慌乱,但仍嘴硬道:“你别血口喷人,我没有指使她们。”
李萱看向那几个宫女:“你们把事情经过再详细说一遍。”
宫女们战战兢兢地将周妃如何指使她们散布谣言的经过说了一遍。周妃听后,脸色变得煞白,知道事情败露。
“周妃,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说?”李萱严厉地问道。
周妃瘫倒在地,哭着说道:“皇后娘娘饶命啊,是我一时糊涂,听信了别人的挑拨,才做出这等错事。”
李萱心中气愤不己,但她知道不能就这样轻易放过周妃。“哼,一时糊涂?如此恶毒的谣言,差点毁了本宫与王爷的名声。来人,将周妃打入冷宫,终身不得踏出冷宫半步。这几个宫女,各打二十大板,逐出皇宫。”
侍卫们上前,将周妃和宫女们带走。李萱深知,这次虽然暂时解决了后宫的危机,但朝堂上朱棣兵权之事一日不决,她和朱棣就始终处于危险之中。
与此同时,朝堂上,朱元璋面对大臣们关于朱棣兵权的争论,心中越发纠结。-4·0¨0!t+x_t?.*c~o¢m,他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大臣,揉了揉太阳穴。
“都别吵了!朕己经听了你们各方的意见,此事容朕再仔细想想。退朝!”朱元璋疲惫地说道。
大臣们纷纷退下,朱棣心中也十分忐忑。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以及大明边境的安稳,都系于朱元璋的一念之间。
“王爷,陛下还未做出决定,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谋士问道。
朱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如今只能等待陛下裁决。本王这段时间会更加谨慎行事,以免给那些反对本王的大臣抓住把柄。同时,你去联络一些军中将领,让他们做好随时应对边境突发情况的准备。”
谋士领命而去。朱棣心中明白,无论朱元璋做出何种决定,他都要以大明的利益为重。
而在东宫,朱雄英和朱标也在商议此事。
“父亲,如今朝堂上关于朱棣皇叔兵权之事争论不休,您觉得陛下会如何决定?”朱雄英问道。
朱标微微叹气:“陛下心思难测,此事关乎大明江山社稷,陛下定会慎重考虑。我们此时不可轻举妄动,一切以稳定大局为重。只是,你要继续培养自己的势力,但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陛下和大臣们的反感。”
朱雄英点头:“父亲教训得是,孩儿明白。”
不知朱元璋最终会如何决定朱棣的兵权,李萱在后宫处理完周妃一事之后,是否还会面临其他危机,而朱雄英又会如何在不引起反感的情况下培养自己的势力,大明王朝在这后宫审讯揭阴谋、朝堂风云待裁决的关键时刻,局势依旧充满变数,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经过几日的深思熟虑,朱元璋终于决定召见大臣们,宣布对朱棣兵权的决定。朝堂上,大臣们神色各异,都在猜测着朱元璋的决定。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神色严肃:“众爱卿,关于朱棣兵权一事,朕己深思熟虑。$?看·e书&屋°? .¢?追¥最ˉ^>新·′o章<节+t如今大明边境局势虽暂稳,但北方游牧民族仍有威胁,朱棣在边境多年,熟悉军情,朕决定让他继续统领北方军团,镇守边境。但为防权力过于集中,朕会从旁制衡,设立监军一职,监督军务。”
支持朱棣的大臣们听了,心中大喜,纷纷说道:“陛下圣明,如此安排,既能保边境安宁,又能防患于未然。”
而那些反对朱棣的大臣,虽心中不满,但也不敢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