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难道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定是有人在背后挑拨离间。”
然而,这些谣言还是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一些大臣开始对朱棣和朱雄英产生了怀疑,而朱标也听闻了这些谣言,心中十分忧虑。
“雄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和你皇叔真的私下商议什么事情了?”朱标焦急地问朱雄英。
朱雄英赶忙说道:“父亲,您别听那些谣言。儿臣和皇叔只是想携手应对如今复杂的局势,并无任何不轨之心。”
朱标微微皱眉:“但愿如此。如今谣言西起,你和你皇叔行事一定要更加谨慎,不要给人留下把柄。”
不知李萱能否及时查出谣言的源头并制止谣言的传播,朱棣和朱雄英又该如何应对朝堂上的谣言,朱元璋会如何处理此事,大明王朝在这谣言再起、风云变幻的时刻,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所有人都在为了澄清谣言、稳定局势而努力,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李萱心急如焚,在后宫焦急地等待孙贵妃的消息。终于,孙贵妃匆匆赶来,神色凝重。
“娘娘,查到了,谣言是从一个叫翠儿的宫女口中传出来的。据查,她近日与刘惠妃宫中的太监来往密切。”孙贵妃说道。
李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果然又是这些心怀不轨之人。立刻把翠儿和刘惠妃宫中涉事的太监抓起来,本宫要亲自审问。”
很快,翠儿和那几个太监被带到李萱面前。“翠儿,你为何要在后宫散布如此恶毒的谣言?说,是不是有人指使你?”李萱怒视着翠儿,大声喝道。
翠儿吓得浑身发抖,“扑通”一声跪下:“娘娘饶命,是刘惠妃宫中的太监给了奴婢银子,让奴婢这么做的。他们说只要谣言传得厉害,就能扳倒娘娘。”
李萱又看向那几个太监:“你们还有何话说?”
太监们吓得脸色惨白,纷纷跪地求饶:“娘娘饶命,我们也是受刘惠妃指使,她说只要能让娘娘失宠,以后定会重重赏我们。”
李萱冷笑一声:“好一个刘惠妃,本宫还没找她算账,她倒自己跳出来了。来人,去把刘惠妃带来。”
不多时,刘惠妃被带到。她虽心中害怕,但仍嘴硬道:“李萱,你凭什么抓我?这都是你污蔑。”
李萱看着她,冷冷地说:“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在后宫散布谣言,意图陷害本宫,你可知罪?”
刘惠妃见状,知道无法抵赖,瘫倒在地。“娘娘饶命,是臣妾一时糊涂,求娘娘开恩。”
李萱哼了一声:“哼,开恩?你如此恶毒,本宫岂能轻饶。来人,将刘惠妃打入冷宫,这些太监拉出去重打五十大板,再逐出皇宫。”
处理完后宫之事,李萱深知此事不会就此平息,必须想办法让朱元璋和马皇后相信自己和朱棣的清白。
与此同时,在朝堂上,朱棣和朱雄英也在为澄清谣言而努力。朱棣进宫求见朱元璋。
“父皇,儿臣听闻朝堂上的谣言,实在痛心。儿臣对父皇和大明忠心耿耿,绝无谋反之心。儿臣与皇太孙私下会面,只是为了商讨如何应对如今复杂的局势,并无他意。”朱棣诚恳地说道。
朱元璋看着朱棣,神色严肃:“棣儿,朕也相信你不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只是如今谣言西起,你和雄英行事确实要更加谨慎。朕会派人彻查此事,若真有人在背后挑拨离间,朕绝不轻饶。”
朱棣点头:“多谢父皇明察。儿臣定当谨言慎行。”
然而,就在朱棣离开后,又有大臣向朱元璋进谏:“陛下,虽然您相信朱棣王爷和皇太孙,但如今谣言己经在朝堂和民间传开,若不尽快采取措施,恐怕会影响民心和军心。”
朱元璋微微皱眉,心中也在思索该如何平息这场风波。
不知李萱能否成功让朱元璋和马皇后相信自己和朱棣的清白,朱棣和朱雄英又能否彻底消除朝堂上的谣言,而朱元璋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平息风波,大明王朝在这力挽狂澜却迷雾渐浓的时刻,局势依旧复杂,所有人都在为了揭开真相、稳定局势而努力,一场更加激烈的斗争似乎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