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言,胤祚汗颜片刻,富昌以前怕他阿玛费扬古怕极了,这几年是越来越放飞自我,胆子越来越大,脑子越来越活泛,以前是背着费扬古去做,现在是光明正大,美名其曰,为六阿哥办事。
这可成了他的虎皮大旗,自在逍遥。
让他去挣军功?
富昌有些犹豫,他倒不是讨厌这个,就是不想如他阿玛的意。
干那些文职的工作,唉,倒是也行。
就是干啥都行,没有特别想干啥。
干啥呢?安排到哪儿去呢?
胤祚都头痛。
只想着再等一年,怎么明年也要把他安排出去。
多大个人了,该琢磨琢磨出路了。
他们又不走科举的路,要不都去念书去。
看看人家王辅昌,读了个进士出身,正式迈入官途。
和他哥哥一样,最开始都在礼部干活。
不过后来呢,去了都察院,成了一名光荣的监察御史,七品,和丰生一个品级,不过他要比丰生大几岁。
这小子比他哥坐冷板凳混的好的多。
还是有前途的。
胤祚数了数自己手底下的人,啊,还是很好的。
到时候,他要把戴亮和黄宣也弄到工部来,以后这就是他的大本营了。
好好干,争取名留青史。
文人,想留名不容易。
可匠人,有杰出的发明,他可以帮忙让人写上。
胤祚用好了膳,对着小南子道:
“唉,一眨眼的功夫,时间过得可真快。”
十六岁,他在大清也这么多年了。
那一年,他也是十六岁。
时间的轨迹啊……
胤祚感慨了一会儿,就没弄那些伤春悲秋了。
徒增烦恼。
人啊,要往前看,他要往前看!
从明天开始,他就要和五哥去打杂了。
还是杂活啊,枯燥的文书罢了,刚上手,真重要的,他们顶多是旁听,插不上什么话的。
刚去就指手画脚,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汗阿玛这么多儿子,够大清乱一场了,就算是汗阿玛也吃不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