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西年,宫中发生了两件大喜事。/3*8′看^书\网? `最?新_章?节/更?新*快/
三阿哥和西阿哥接连娶亲。
宫里热闹起来,喜气洋洋,内务府忙翻了天,张罗着两位福晋进门。
阿哥所久违的迎来了两位女主人。
一连几年,这么个阿哥所就胤禔那边热闹,看看人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将整个家操持的井井有条,两个小格格可招人喜欢。
现在可不一样了,董鄂氏和乌那拉氏先后嫁进来,以后啊,这阿哥所就热闹起来喽。
胤祚吃了两回酒,私底下笑。
他这三嫂是个妙人,瞧瞧,拿捏住三哥了呢,看着三嫂是个心里有数,情商高的,和三哥正好互补,三姐可算是能放心不少啊,有人看着三哥了。
西嫂呢,比胤祚还小一岁,却是端庄守礼,规矩让人挑不出一点错,那一板一眼的,教科书啊,真是下了大功夫的,席上啊,胤祚觉得他西哥也是满意。
胤祚心里可门清,他西哥那脾气,谁当他嫡福晋都不容易。
富昌和他关系匪浅,西嫂他是要照顾一二的,起码在额娘面前说说好话?
但要胤祚说,他这几个嫂子,还是大嫂办事最是周全,两个新媳妇嫁进来,她立刻就操持着办了个小宴,让弟媳宾至如归,增进感情。+k\k^x′s?w~.-o/r?g\
不说别的,这态度是立起来了,让人说不了闲话,让汗阿玛也满意。
长媳风范,汗阿玛没少夸。
不过,这三个妯娌凑在一起,也不是那么和睦。
若是平常相交也就罢了,处的来就处,处不来就散。
可这不是闺中交友,是“福晋交流”,都代表自家爷的态度呢。
男人们暗流涌动,明枪暗箭,女人们也搭好了戏台子,涂脂抹粉,衣带纷飞。
嫁过来,或者说在赐婚下圣旨的那一刻,她们的命运就和所嫁的阿哥牢牢绑在一块儿了。
胤祉和胤禛不睦,两人暗暗的私底下较劲,互相看不惯。
年纪相仿,又都在太子手底下做事,以后办差封爵,都是他们两个比着来。
一个荣妃之子,一个德妃之子,谁也不差谁什么。
可是,这几年,康熙明显的更看好胤祉这个儿子,自小就文武双全,出类拔萃,口吃这个毛病大了也好了,这个儿子是忠臣义士,康熙这么评价。
这么些儿子,胤祉自身的优秀都无法被掩盖,清高自傲,翩翩公子。0*0,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胤祉不屑于胤禛之流为伍,也明里暗里的想打压他。
胤禛呢,他不是个甘心屈于人下的,虽是后来者,是文治武功比不过哥哥,但也憋着气将人往下拽呢,毕竟,胤祉为人虚浮,眼高于顶,他勤劳肯干,为太子勤勤恳恳,有能力者居上,办差是办差,又不是比武做文章。
福晋们自然和家里那位站一条线,两位新嫁娘虽没什么大矛盾,却也是不亲近,隐隐的摩擦。
伊尔根觉罗氏比他们年长几岁,也在宫里沉浮这几年,可看的比这些年轻女孩透彻,目光也长远。
这两个都不会与她亲近,两个小叔子都是太子的人,她只要稳稳的压住这两个弟媳,别让她们翻起风浪来招惹大阿哥所就是,其余就是做好长嫂该做的,她们那些矛盾,不过分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过分的,伊尔根觉罗氏私底下和胤禔说,这两个小姑娘,也就是拌拌嘴,打打机锋,互相使些绊子也闹不翻天,她们也懂规矩,知道轻重的。
所以,你别想着给人个下马威了,伊尔根觉罗氏无奈的劝。
胤禔吧,什么都好,就是容易冲动,觉得两个新媳家世好,年轻气盛,觉得她这个大嫂压她们一头,俩人会不服来对付她。
她阿玛是白身,她们伊尔根觉罗氏是不如弟妹家族势力大,可是……
那也不是人家刚进门就打上门去,对方还蒙着呢,就甩三个嘴巴子上去。
那不是怕人欺负她,是她这个大嫂压着俩弟妹欺负。
谁敢欺负她呀?她们家爷可是鼎鼎大名的大阿哥,威风的很,别说是两个弟妹了,就算是她们家爷来了也得给面子。
这话说的胤禔可不好意思了。
问胤祚怎么知道的?大哥和他说的呗。
哎呦,看大哥那小麦色的脸上露点红,那略显局促的样子。
胤祚都不太适应,哎呦,大嫂,这可太会哄人了。
看大哥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