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四合院:坏了!我真成傻柱了! > 第290章 我跟杨厂长去提

第290章 我跟杨厂长去提

“我对高压锅的产能要求是一个月生产两万,二十六个工作日,刨除损耗率,意味着我们一天要生产将近一千个高压锅。a?]看}*书?]?屋??; ,,`更#_新.最??全e”

“一天做一千个高压锅粗胚,需要做多少模具?”

何雨柱问话。

陶文宇嘴角抽搐两下,尼玛,一天一千个高压锅,干这么多能卖出去吗。

“这产量,是不是有点多了?”

齐瑞小声问道。

“不多,一天一千个,一个月生产两万出头,一年二十四万不到。”

“按照我的设计,一年全力爆产的产量,港城完全可以消化,我们生产的高压锅是要销到全世界的。”

何雨柱很自信。

优秀的产品不愁销路,前期反而需要加大产能,极快的占据市场。

“何科长,这个情况你要跟杨厂长商量一下。”

陶文宇不敢答应。

一天一千个高压锅,产量也太多了,每天消耗的钢材都是天量。

一个高压锅八斤多,一千个高压锅就是八千多斤,也就是四吨。

一个月生产二十六天,那就是一百吨的钢材。

要是卖不动,陶文宇位置不保是轻的,浪费国有资产是犯罪。

“杨厂长那边我会跟他汇报,另外我们按照日产一千的数量搭建生产线,如果销量不足,我们可以减产。′w¨o!d^e?b~o-o!k/s_._c_o/m*”

“销量火爆的话,加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何雨柱笑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就是日产一千确实有些骇人。”

陶文宇笑笑。

他继续为何雨柱等人介绍。

高压锅粗胚成型之后,下一步是打磨。

表面主要用机械打磨,用辅具固定高压锅,完成机械打磨。

至于高压锅内部打磨,需要工人手工操作。

如果日产一千,这部分人员需求量非常大。

“韦工,这个地方记录下来,我们将锅壁内部改为机械打磨,作为一个技术难题攻关。”

何雨柱吩咐。

韦思源点头。

“锅内进行机械打磨,技术难度怕是有点大。”

陶文宇好心提醒。

“试试嘛,行不行都可以尝试一下。”

“生产效率必须提上来,要不然成本太高了。”

何雨柱笑笑。

他和这个时代的人想法不一样,做产品优先考虑成本。

因为何雨柱知道,一旦高压锅销量火爆,市场上必定会出现仿品。

别人拿着红星轧钢厂生产的高压锅制造仿品,难度并不大。

仿品上市,为了和正品竞争市场,价格战势在必行。

何雨柱未雨绸缪,机械打磨的高压锅质量稳定,而且人手少,打价格战的时候,他可以降价保市场。?k,s·w·x*s_./o?r.g^

至于利润嘛,他可以再推出一款更高端的高压锅。

保证市场占有率,群众认可红星轧钢厂生产的高压锅,高端产品自然能卖出去。

接下来陶文宇为何雨柱等人介绍配件生产线。

例如密封圈,限压阀球,安全阀,把手等等。

“把手和密封圈一个是塑料件,一个是橡胶件,能不能外委出去,交给别的工厂生产。”

“单独为这两个小产品开设生产线,有点浪费了。”

何雨柱提意见。

除了开设生产线浪费,轧钢厂也没有相关材料批量生产的技术积累。

从零到一是最难的,何雨柱没先给自已增加难度。

“何科长,你的想法很新颖,很正确,不过我做不了主。”

“如果杨厂长同意,由市计委调节,我想其他的工厂会欣然接受我们的订单。”

陶文宇很惊讶,没想到何雨柱能想到这一层。

轧钢厂确实和别的工厂有合作,互相供应产品。

不过这类合作需要官方参与调解,两边共厂协商,一切都在计划之内。

“嗯,我后续会跟杨厂长沟通这个问题。”

何雨柱打开自已的记录本,写下情况。

接下来是组装线,这一步需要工人熟练安装,有足够多的安装工人即可。

提高产量就增加工人,减少产量就削减工人数量。

最后是包装。

陶文宇介绍了木框包装和塑料包装两个办法。

“可以用泡沫包装吗?”

何雨柱问道。

“泡沫?是什么样的?”

陶文宇疑惑。

何雨柱想到,这个时间段,泡沫这种材料可能刚刚在国内问世,并没有大规模的生产。

虽然泡沫包装的高压锅最扛压,扛撞,但没有这类材料,他只能另想办法。

“四九城有没有大规模生产纸板的工厂?”

何雨柱又问。

这回陶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