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日记中写道:“秋天的果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各种水果琳琅满目。果农们辛勤的劳作换来了这沉甸甸的收获,每一颗果实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我还发现,不同的水果成熟的时间和条件各不相同,苹果喜欢充足的阳光,而葡萄则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大自然真是神奇,赋予了每种水果独特的生长方式。”宝宝在感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对水果的生长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冬天,白雪皑皑,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宝宝来到公园的湖边,发现湖水己经结冰,冰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周围的树木和山峦。宝宝看到一些小朋友在冰面上滑冰,他们欢快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宝宝注意到冰面的纹理,有的地方光滑如镜,有的地方则有一些细小的裂纹。宝宝在日记中写道:“冬天的公园别有一番风味,结冰的湖面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天地。冰面的纹理很有趣,我想这可能与水结冰时的温度和速度有关。虽然冬天万物凋零,但生命并未停止,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在积蓄力量,等待春天的到来。”宝宝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能从大自然中发现美好和奥秘。
三、深入探究,增长知识见闻
宝宝并不满足于简单地观察自然现象,她还通过查阅书籍、请教老师和专家等方式,深入探究大自然背后的科学知识。
有一次,宝宝在观察蚂蚁搬家的过程中,发现蚂蚁总是排着整齐的队伍,沿着固定的路线搬运食物。宝宝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为什么蚂蚁不会迷路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宝宝回到家后,立刻查阅了许多关于蚂蚁的书籍和资料。她了解到,蚂蚁主要依靠嗅觉和视觉来辨别方向。蚂蚁腹部末端会分泌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信息素,它们在爬行时会留下信息素的痕迹,其他蚂蚁通过嗅觉感知信息素的气味,就能沿着路线找到食物或回到巢穴。同时,蚂蚁还能利用太阳的位置、周围的景物等视觉线索来确定方向。宝宝将这些知识详细地记录在日记中,并写道:“通过对蚂蚁搬家的观察和深入了解,我发现大自然中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智慧。蚂蚁虽小,但它们依靠团队协作和敏锐的方向感,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繁衍。我们人类也应该学习蚂蚁的团队精神,在面对困难时相互帮助,共同前行。”
还有一次,宝宝在野外观察到了一种奇特的植物——猪笼草。猪笼草的叶子末端有一个像小瓶子一样的结构,瓶口有一个盖子,瓶子内部有一些消化液。宝宝好奇猪笼草为什么要长成这样,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呢?宝宝请教了学校的生物老师,老师告诉她,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那个像瓶子的结构是它的捕虫笼。猪笼草会分泌出香甜的蜜汁,吸引昆虫前来。当昆虫爬到瓶口时,很容易滑落到瓶内,被消化液消化吸收,从而为猪笼草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宝宝对猪笼草的独特生存方式惊叹不己,她在日记中详细描绘了猪笼草的形态和捕虫过程,并感慨道:“大自然真是充满了神奇和惊喜,猪笼草这种食虫植物的存在让我大开眼界。它通过独特的形态和巧妙的机制,在竞争激烈的自然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这让我明白,每种生物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不断进化。”
西、分享感悟,传播自然之爱
宝宝的户外自然观察日记不仅是她个人探索大自然的记录,更是她与同学们分享自然之美的桥梁。
宝宝经常将自己的观察日记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分享她在大自然中的发现和感悟。在课堂上,宝宝会向同学们展示她绘制的动植物图画,讲述她观察到的有趣现象和背后的科学知识。比如,宝宝在分享观察蝉的经历时,不仅给同学们描述了蝉的外形和发声方式,还播放了一段她录制的蝉鸣声,让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各种问题,宝宝都耐心地解答。通过宝宝的分享,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也开始留意身边的自然现象,有的同学甚至和宝宝一样,开始写起了自然观察日记。
宝宝还在学校的宣传栏里举办了一次自然观察日记展览。她挑选了一些自己日记中的精彩内容和精美的手绘插图,制作成展板,展示在宣传栏中。展板上,有春天盛开的花朵、夏天鸣叫的蝉、秋天丰收的果园和冬天结冰的湖面,还有宝宝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同学们在课间纷纷围在宣传栏前,仔细阅读宝宝的日记,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这次展览在学校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老师和同学都对宝宝的观察日记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的老师还鼓励宝宝将她的观察日记整理成册,作为学校的课外读物,供更多同学学习和欣赏。
通过写户外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