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皇后亲近的人,断然不敢说,可这女官是皇后当年王府里的陪嫁丫头,什么说不得?
话刚落地,白檀的脸就适时的红了起来,地下的女官宫女忍不住,掩住嘴小声嗤嗤的笑,
皇后揽着白檀也忍不住的笑骂:“你这老货,如今胆子越发大了,竟然拿檀丫头打趣,看她告你一状,太子饶不饶你!”
白檀脸上红晕刚消,立马又浮了上来。
底下笑声虽不清晰,却比刚才更大上一分,白檀连忙扯着皇后的袖子,撒娇道:“娘娘!”
“好好好,娘娘不说了,咱们檀丫头不依了!”
又对着下面常伺候白檀的女官问道:“檀姑娘的箱子可都收拾齐备了?”
女官瞬间止住了笑,十分有条理的答道:
“都收拾齐备了,姑娘长的快,幼时的衣服装了10个大箱,
另今年新做的,西季的家常衣服各三十套,见客的衣服各三十套,另有新做的冬衣五套,大毛披风十件,中毛披风三十件,小毛斗篷十二件,另有外邦进贡的雀呢两件,毛毡三件共收拾了10个箱子,
西姑娘的璎珞宫绦,以及玉佩头面也收拾了十个箱子,香帕绣扇一个箱子。
常用的手炉笔墨等物,收拾了三个箱子,书籍两箱子,
再一些往年各宫乃至陛下,太上皇赏赐玩物收拾了十个箱子,
还有些上进的布料钗环,按照陛下的意思,挑些西姑娘用的上的,
尚仪局和尚服局也送了好的来,奴婢己分明别类贴了条子。
还有给贾府众人的礼物。
这是一应单子。”
说罢将手里长长一串名单让一品女官转递了上去。
这单子两人展开,足有八尺,比白檀的个头还长,白檀心道:
自己也算节省的了,另宫内摆设都一概没拿,竟也有拉拉杂杂的六十多个箱子。
进宫不过五六年,自己感情进货来了。
便忙道:“这如何使得,陛下娘娘主张节俭,臣女膝下受教多年,若行如此抛费之举在各王府伯邸面前,岂不让陛下娘娘蒙受非议?
臣女万死不足为惜,绝不敢让您和陛下蒙羞。”
说罢就要起身跪下。
皇后连忙搂住白檀,当年皇儿和这孩子各携一块并蒂佩出生,自己本还觉得她家中即将没落,身份不配皇儿,本想日后实在有缘,让皇儿纳了她便是。
哪知,没过一年,自己和皇儿身中恶疾濒死,大师批命,只有与皇儿性命荣辱相连之人日日陪伴,才能让母子解厄消灾。
陛下当时还是王爷,请旨后,将信将疑的把人接了来,果然当晚一应病症全消,
那时,自己夫妻膝下也没有女儿,便把她当大女儿教养,承欢膝下,转眼己5.6个年头了。
后陛下登基,册封皇儿为太子,定了这个半女为太子妃,只等及笄后大婚。
可男女七岁不同席,再是分居各宫,也没有从皇宫嫁到皇宫的道理,赶上史老太君请旨,便顺势放人回家。
“只觉得这些箱子少,怕你日后想用用不到,哪里觉得多呢!”
皇后不自觉将话呢喃出口,正巧皇上也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后面的太监刚叫“皇上驾到。”
陛下己经坐在榻上另一侧了,拿过单子扫了眼,
“都是些家常的东西,哪里铺张,朕也觉得不足呢,檀儿莫要小心太过,满朝文武谁有脸拿闺阁女儿说事!”
还不多啊,白檀心里吐槽,再加上些银子,都够一个大家小姐的嫁妆了!
不过总归是父母爱女之心,两人又似吃了秤砣铁了心,白檀只得领受。
拜别了帝后,太上皇太后,和各宫妃嫔,身后拉着一溜马车,回了荣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