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下着白雪,天地间响起了爆竹声,镜成拿着香点燃了地上的炮仗,噼里啪啦响,一阵红红火火,夹杂着欢声笑语和鱼肉饭香。
除夕守岁,镜成五人堆着雪球,吃着糕点,老黄在旁边看着。
离乐在旁边吃着冻梨,边讲着他和宋季青二人过年时去山下蹭饭,林月躺在躺椅上看着满天雪舞。
雪压弯了树的枝条,就好像青丝披上了白发。
一年过去,五人站桩基本稳固,标准,就连镜明也能跟上节奏,不会摇摇晃晃,常用字也识得大半,基础棍法也挥得出来,像个模样。
又过了一年,五人马步扎实,下盘也有了力量,棍法也不再软绵绵的,开始学习人体脉络。
那叫栓子的老人去世了,离乐带着归无派众人参加了葬礼,年轻人眼中不知不觉多了几丝沧桑。
入门先站三年桩,三年过去,几人马步也稳固扎实,归无功法也习了一年,稍有些许内力,棍法也扎实,离乐开始教他游历所得的绝学八技拳和沧海剑法,林月也教她改进过的太极拳,两种拳法,一刚一柔,套路不一样,若全学难以精通。
离乐的八技拳难练,需将劲道练到极远之境,林月所学的太极拳学会容易,但学成很难,可以说是所有武功里唯一练不成的,它重在变化、体悟,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内在的奥妙无穷无尽,刚柔并济,讲中庸之道,唯有阴阳调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就连林月练了这么久也一首是大成境。
太极是练不到圆满的。
将利弊说出来,便让他们先选一种。
最后镜成、镜潼和镜明选了八技拳,镜容和镜阳选了太极拳。
镜阳性子活泼竟选了太极,还有镜潼性子偏柔婉却选了刚猛的八技,这不禁令林月有些许意外。
五人学得也快,除了年纪尚小的镜明,其余西人一月便入了门,太极拳简单些,加上有林月指导,镜容镜阳二人两个月便能熟练,特别是境容,她根骨好,内力和武技在五人中较为出众,其次是境成。
但太极拳若要做到精通还得多练多实战,以他们二人的情况来看,怎么也需练个三西年。
三年里,常有人大老远跑来向离乐挑战,离乐来者不拒,为此他在山上开辟出了一个比武台,隔几天便在那打上一场,每隔几次林月就带孩子去摆个烧烤摊卖上自酿果酒,顺便看他们比武,分析出招策略,招式变化,积累了不少经验。
三年的积累离乐武技也精湛了,人也稳重了不少,有了点掌门的模样,他嗑完了剩下的丹药,内力浑厚,达到一流巅峰,将入宗师,宗师境便能使罡劲外放,护体,寿达两百。
宗师突破艰难,世上可不多,听闻的也就西位,早己隐居,不问世事。
正值大家高兴之余,离乐忽然消失了。
大家找了几天,有人说见到他离开了归无山,说是要些时日才回来。
听此林月思索了宗内事物安排,归无山一个穷门小派,八口人,田几亩地几亩,整天也就练武、吃饭、干活这点事,无外交无家产继承,离乐除了教武艺外整日打架也不做其他,没了就没了吧。
归无山上的生活照常,林月躺在太师椅上晒太阳,偶尔赶着毛驴吃草,大弟子境成总揽事物,孩子们练武,砍柴挑水摘菜做饭洗衣服喂鸡鸭,农忙时帮山下村民播种收割,村民偶尔也上来送点瓜菜水果表达一下谢意。
老黄闲着没事找事干,孩子们包揽了家务,林月不准他帮孩子干活,他也只能跟村里人学一下手艺,编织竹筐、篓子、席子,打造座椅板凳,可孩子们又围了过来,将这门手艺学了去,于是家里什么东西坏了谁都会修一下。
老黄只能另寻出路。
离乐走了,可来找他挑战的那些人不知道,林月只好贴了几个告示说明情况,让他们要么走要么等。
有的观察了下情况走了,有的在等,有的不信大喊大叫,试图抓小孩来逼迫离乐出来,这林月只能艰难将其打骨折并放出狠话,他们再敢如此,掌门要是回来他们不死也残。
一个月过去了,离乐没有回来,两个月过去,他还是没有回来,等的人逐渐增多,他们有时也在比武台比武,林月有时也去摆摊带孩子们观摩。
半年过去了,人仍旧没有回来,山高路远,在这交通不便的时代,外出远行有时候一走便是几年,有时候一去便是一生。
在山上等的人很有耐心,他们来这里用了几月几年,若是再去找可能要花费更久,这路太长,人生太短,走到哪便算到哪,有几人首接在大院外搭房子住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