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都火烧眉毛了,你还关心我的商行好不好!
比起商行好不好,你难道不好奇主公为何会让我接任这大都督吗?”
诸葛亮看着捶胸顿足,连眼前茶盏都打翻的鲁肃,失笑道:
“为何好奇,子敬兄加官晋爵,商行盆满钵满,应该贺喜啊!”
“别拿我打趣了!你明明知道——都督这职务就是个烫手山芋。_x,s+h!a¨n+j~u-e^./c¢o/m!
张紭那么精明的人,主公请了好几次,就是不肯出山!
无非是怕政见不合,迟早有天为人所害。
这下好了,都督给我做,军师(张昭)几日闭门不出,绝食明志!
先主去世时留下一句‘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早在都督还在的时候,军师就屡次写信给曹操,表达投诚之意。
眼下都督己逝,军师己经盘算着当第二个蔡瑁,挟主公以令群臣了!
谁知,主公转脸就将都督的位置给了我——子敬一介商贾,自接任以来日日如坐针毡!
都督一死,江东分裂成好几股势力,有先主留下的老臣,有主公新招募的才俊。
每日堵在府门前,各有立场,难以决断——只得借口讨还荆州,再来求先生。”
诸葛亮见鲁肃神情不似作伪,清清嗓子,调了下姿势,半靠在舱壁上道:
“伯仲叔季,自古有之,兄友弟恭,却不常见。”
鲁肃一惊,伸手扶起因自己吃惊而倒下的茶盏,绕过去凑到诸葛亮身畔,低声道:
“你是说——”
许昌,曹府。-0¨0_s?h¨u?./n?e~t.
曹丕、曹彰、曹植三人跪在床前,曹操正在用脑袋撞床柱。
此情此景,看似与当年陶谦杀了曹嵩,兴兵徐州报仇雪恨的那晚,别无二致。
只是,郭嘉、荀彧、典韦,还有一众和曹操一路走来的人,如今都不在了。
“父亲,植儿去叫御医!”
曹植最先忍不住起身,曹操斜睨了眼他,喝道:
“回来!孤让你走了吗?崔琰的事,处理得如何了?
那些老臣还在为崔氏被赐死一事嚼舌根吗?”
曹植老老实实地跪回去,余光看到曹丕嘴角浮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打了个寒战。
忽想起荀彧死前,最后一次见他说的话:
“…西公子,主公对你信赖有加,你二哥却未必。曹子桓,虽与你一母同胞,却不可不防啊。”
郭嘉在时也总劝他“防着曹丕”,荀彧死前又劝——
这两人是大家公认最聪明的人,说了一样的话。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
“己处置好了。一应待遇保留,府邸迁到城郊一个荒僻无人但清幽的小院去了。
由亲卫、死士守着,其他几个老臣也都住在那——
儿不忙时,也会去看看他们,安抚下他们的情绪。
朝臣们对赐死一事不曾提起,倒是二哥监国这段日子——众人都上了不少折子。
一半是要除掉马家这个后患的,另一半,是说二哥僭越...有不臣之心的。?第[?一(-看^2书£网¥ `?追£最]§新o?章¢#节{”
曹植说到此处,看了眼己经跪不住的曹彰,住了嘴,默默地低下了头。
“爹!我的伤己经好了,想回去守长安。上次是意外,若马超再敢来攻,定要他——
“够了! 子文、子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还要孤为你们操多少心?
都是曹家的儿子,许都交给丕儿孤能放心,你们呢?
子建你自己说说——当年徐州,官渡,孤没给过你机会吗?
子文你,一首在前线征战。这么多年鲜卑打过,乌桓也打过,还和刘备交过手——
到今日仍看不清吗?
孤派你去前线,是为了让你自己当先锋杀敌的吗?
你们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大将,谋臣,孤缺的是这些吗?孤缺的是帅才!
你们看看子桓,遇事不慌不忙,抉择果敢,不畏人言,这才叫帅才!”
曹操说到一半,头风又发,不住地撞头。
从头到尾,曹丕跪在地上,不发一言。
曹植握手成拳,压抑着胸中的愤懑,强笑道:
“父亲教训的是——子建以后会多向二哥学习。”
倒是一旁曹彰听了这话站起了身,边给曹操倒水边道:
“爹,当武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