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师:“感觉怎么样?”
“还行,比较简单,图形题比较多,麻烦了点。”
向老师:“你的字应该能看清吧。”
青歌:“……”仔细回想一下,她写太快,手跟不上脑子,可能连笔之后会难以辨认字……
青歌:“答案肯定没错。”最后的数字她写的明明白白,不可能扣分!
向老师深深瓢了她一眼,快速吃完早餐,开动车子。
“送我去体育馆吧。”青歌说。
“又要去打篮球?”
“嗯。”
“你不会是想走体育生的路吧?”
青歌的体能可以,如果要走体育生,也可以尝试。
“暂时没想过。”
体育生的天赋难窥其境。
总有人比你体能更好。
而且一旦到了某个年纪,生长痛会将“天赋”拉回来。
青歌体会过生长痛,她的身体不再轻盈,小学轻松能跑完全场,体能还旺盛。
现在需要时常锻炼,才能习惯新的体重,磨砺出新的“手感”。
但是数学不一样。
数学虽然也吃年纪,但有两个方面:
年轻时候头脑最灵活,青歌甚至觉着自己五六岁的时候脑子最好,但那时候她的积累不够,都用在积累知识,没有用在创新上;
年纪大了,头脑会钝一点点,但对于学习完全够用,对于创新却未必了。
青歌有时候也想过,以后做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更加难以捉摸。
下车时,向老师叮嘱,“分清楚你的主次,下个礼拜(月底)我要看到你的答案(向老师给的卷子)。”
“嗯。”
青歌下车,在体育馆租了一个场地,租了一个小时的场地,拿着球开始练习高抛球。
腾闪、挪移、跳跃、抛球——好饿。
刚上手,青歌就感觉到饿。
花点时间点外卖,又开始练定点抛球。
篮板下、禁区、三分线外……每个地方都试一试,方向与手感的琢磨。
等到外卖过来时,青歌己经是满头大汗。
打野球没有什么规矩,禁区、三分线、违规……通通没有。
攻防的比重很大,投篮、传球在快节奏抢分的状态下优势不大。
偏偏他们初一都是一米六、一米七的“矮子”(相较于初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