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关上大门。
“其实这件事,也很简单。但要说呢,就得从杨家的发家史说起。”白云净把椅子转个向,开始说起。
牛汀兰找个位置坐下。
青歌走到厉森旁边,看起了画。
“杨晓雪爸妈都是那种很要强的人。”
“之前干房地产行业,什么挣钱,学什么,干什么。”
“开挖掘机挣钱,就去开挖掘机。”
“开吊机挣钱,就去开吊机。”
“大工工资高,就去干大工。”
“后来发现包工头更挣钱,就去当包工头。”
“房地产火热的时候,又贷款一个亿去建小区,只给小区建了售楼大厅就开始卖房子,融资十个亿再开始建楼。”
“对子女的要求,随便学什么,但必须拔尖。”
“哪怕参加比赛拿个名次,或者拿到国家认可的证都行。”
“证书和奖项都拿不到,被认为没有吃这碗的天赋。”
那个时候,杨家大女儿升学读初中的时候,正是融资的关键时刻。
杨家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对大女儿的教育自然也希望是最好的。
当时最好的就是外国语学校。
但是外国语学校除了高额的学费,还要求有介绍人,可以是校友、校股东会,也可以市里的达官贵人。
没有介绍人必须提供资产证明,而且要看全部资产,银行流水。
查的比税务局还严。
做生意的,对财务最敏感。
公司还有其他股东,当然不可能给公司的资产证明。
杨家父母觉着“被人卡脖子”,但也没说什么。
找了一位孩子也是外国语学校毕业的商人做推荐人。
还是被要求看资产证明。
杨家咬着牙,给了自己的个人资产证明(非公司)。
这种感觉像是在裸奔。
让回家等消息。
等啊等,发现自家孩子没上。
再打听,发现本来是该给自家女儿的,但有位官二代要进来上学,把名额给了这位插队的。
插队就插队。
作为商人,杨家能理解为了生活向权贵弯腰,很正常。
但让一个人进来就进来呗,凭什么刷掉他女儿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