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四合院,我的钓鱼系统不正经 > 第43章 到手T34的设计资料

第43章 到手T34的设计资料

王希烽还在琢磨所里根据T53仿制的成果,而演习场地那边己经开始进行了火炮射击,只见六辆坦克同时按照两个三三小组,前一后二的阵型瞬间刹停,紧急对靶场的六个射击点进行了快速射击

段毅解释道

“我们当下最快的车组能做到每分钟7发,平均为每分钟3发,行进射击准确率能达到70%”

“按照老大哥那边的指标这个己经算是优秀了”

张亮点点头,坦克里面有专门的弹药手,靠着人工装弹锁定目标能做到一分钟4发,在作战行进中这个准确率己经充分说明,我军战士对装备的熟练度了

只是可惜,以落后的装备上战场,显然是以卵击石,这批T34是改进型的T34-85,虽然换装的85毫米炮理论上能在一千米内穿透105毫米的均质钢,但基本威胁不了老大哥的主力坦克T54改进型,更别说北方即将换代的T55

即便是国内以T54为样板仿制出来的成果,在发动机和火炮水平上还要更为落后,坦克缺乏完善的三防系统和稳定的电子通信手段,更是缺乏大规模夜战配合作战能力

按照时间线,明年两边就开始交恶,等到后年更是面对着北方庞大的装甲集团的压力,靠着仿制T54的成果根本承担不起这样背景下的国防战略压力

演习完后,王希烽递上樊亚明手里的黑色手提包,若有所思的说道

“除了给你带来的这批图纸资料,我们所的领导让我邀请你去617所发展,哪里有更多有关国内对坦克技术的研究资料”

“受限于保密原则是不能带出来的,你若是感兴趣可以申请去我们617所深造”

先前的一点口角冲突,王希烽并未往心里放,对于他们这些资深的技术专家来看,研究技术比任何事情更重要,刚刚张亮对坦克技术发展的一些说法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

王希烽己经打算回去跟所里再重新推演一遍方案,张亮说的没错,如果他们搞出来一个仅仅是T54的仿制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未来的战场环境下,这类装备显然是生产即落后的结果,与其完全仿制T54,不如继续恢复原本的设计方案,借鉴T54的技术资料。本文搜:求书帮 qsbxs.com 免费阅读重新研发适应未来十年的新型坦克,完全依托国内进行研制

是的,617所其实内部也是有分歧的,一部分寄托于同老大哥提供的资料进行仿制,一部分希望完全脱离老大哥的技术限制,立足自身进行国产坦克的研发

但综合起来,仿制派占据了上风,毕竟当下国内和北方的关系依然不错,老大哥给予的资料也完全足够国内消化学习的,仿制老大哥既有成果,风险小,成效快,还能获得老大哥的部分支援

要是另起炉灶研发完全国产的坦克,那面对的技术难题和突破时间可就缺乏保障了,比如国内当下对火控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便是老大哥那边给予了一定的资料,但他们想要吃透也是需要时间的,更别说进一步改良和发展了

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火炮,新型装甲板,夜视作战仪器、通信手段等等,对于刚刚建国八年的龙国来说都是完全没有先例的尖端技术

国内有限的资金和国力也提供不了太多的支持,想彻底实现国产研发,那其中的困难可不是一般的大

历史上,要不是北方撕毁了援助条约,更是撤走了全部的专家,再加上交恶后面临的巨大防御压力,国内想要完全实现自主坦克研发还得到70年代才有初步的成果

张亮手里的69式坦克虽然是国产坦克技术的开山之作,但综合性能也就跟北方尚在实验室的T62类似的水准,甚至还有些地方略有不足

张亮摇摇头,笑着说道

“我对你们很是敬重,但是我就不去617所了,我这边有成果了会让人给你们送去”

“我手里还有其他的工作”

樊亚明冷哼一声,十分不满张亮的倨傲的态度,在他看来张亮这就是有些不识好歹

“张亮同志,一辆坦克涉及几十项研究方向,上千个不同的部件组成,你的意思是你一个人能搞定?”

“我们整个617所上百人比不上你自己吗?”

王希烽冷声喝斥道

“亚明,怎么说话呢?”

张亮不以为意摇摇头笑道

“617所的同志有自己的工作,我也有自己的工作,没有谁比谁强这一说法”

“只要能拿出成果,就是最好的结果”

“樊同志你说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