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不许这样。”
李建国看看手里仅剩的小半包茶叶,又瞅瞅陈有福裤兜鼓鼓囊囊的轮廓,心里暗自骂了句娘,嘴上却不敢言语,毕竟陈有福对自己一向不错。
陈有福瞧见同事们用不屑的眼神盯着自己,急忙转话题:
“这么回事儿,今天工厂组织聚餐,我刚从厨房领来咱们科的餐券。
因为这两头猪咱们科室付出较多,经厂领导商量决定,每位同志发两张餐券。”
这话一出口,成功转移了焦点,科室的人开始议论起餐券的事情。
“这次厂领导可是做了一件好事情。”
“依我之见,每次聚餐咱们科室每个人都应发两张餐券。
要不是咱们的努力,厂里哪儿来的猪肉吃?”
陈有福开始逐一分发餐券,轮到李建国时,李建国神色略显凝重地说:
“科长,回去喝茶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别烫着嘴。”
陈有福自然听懂了其中的意味,但他毫不恼怒,反而笑容满面地回道:
“谢谢建国同志的提醒,我喝茶定会留意。”
李建国接过餐券后随手放进办公桌抽屉里,随即着手收拾饭盒,打算去取餐。
陈有福瞅见后对李建国说:
“建国啊,午时就不用你自己打饭了,跟我一道吃吧。”
另又交代张大全:
“大全,你去找找老钱的饭盒,中午替他打份饭菜送回家去。”
讲完后陈有福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眼看着陈有福离去,李建国取出自己的饭盒与餐券,离开了科室,径直到易中海所在车间寻找易中海。
按理,陈有福叫上自己一同去午餐,显然是要享用小灶。
既然有李副厂长请客,这张餐券便用不到了,不如交给易中海,让易中海拿回家给大妈尝一尝。
此时,车间并无几人在忙碌,大家都在等着分配餐券。
李建国在排队的工人队伍中搜寻易中海的身影,不经意间看见秦淮茹走了过来。
“建国兄弟,眼下正好分餐券呢,你来咱车间干嘛?”
由于秦淮茹站得太近了,李建国往后退了一步以保持距离方才开口:
“秦师傅,我是来找我舅舅的。”
在车间,李建国不想同秦淮茹扯上什么瓜葛,干脆直接唤起了‘秦师傅’的称呼。
听到这称谓,秦淮茹微微一怔,还没等她再言语便见易中海朝这边走来。
“建国,你怎么来我们车间啦?”
李建国听到声音赶紧将易中海拉到旁边人少处。
“舅啊,今天咱科室每人发了两张餐券。
我中午得跟着科长去吃小灶,这些餐券也没法使用。
你帮我拿去打菜,送回家给你和舅妈及聋老太太一起吃吧。”
说完,他从兜里掏出餐券和自行车钥匙,把饭盒一块交给了易中海。
李建国回到采购科后才发现办公室已空无一人,甚至饭盒也全都没了。
此年代确实管理甚为松散,离下班还有一会儿工夫,大家都急不可耐跑去用餐去了。
陈有福在科长办公室听到外面的声音,出来一看竟然是李建国返了回来。
于是二话不说领着李建国就往第三食堂赶去。
待二人到食堂的时候差不多人都到齐了,今日饭局除去李副厂长之外,还有厂里的刘书记。
李副厂长看见他们两位进来以后先亲切热情地与他俩打招呼,并向旁边的刘书记介绍:
“刘书记,这位便是昨日我同您提及的李建国同志。”
工厂的刘书记仔细打量了一番李建国,随后开言道:
“李建国同志,昨天你的表现我可听说了不少,今日特意前来就是为了验证传言中你的酒量是否名不虚传。
今日希望你能多喝几杯让我们大开眼界。”
面对领导盛情邀约,李建国连忙起身感谢。
所有人都到齐后,今天的酒局便正式开始了。
这次到场的人数不少,在一个宽敞的大包间内,李副厂长安排了两桌座位。
李建国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后勤方面的人员基本都到了,各科室的正副领导加起来有二十多位。
刘书记率先举起第一杯酒后,菜还没来得及吃上几口,便有人主动来找李建国喝酒。
这个人李建国并不陌生,是物资科的副科长。
刚送走物资科的副科长,正科长又紧接着过来了。
李建国心中已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