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233章 有用的老登

第233章 有用的老登

海恩斯点头后摇头,语气坚定:“龙,阿波罗时代我们用的是基于J2摄动项的经典公式,经过多次任务验证,简单又可靠。”

“海恩斯,J2模型太粗糙了。现代任务需要更高精度,EGM2008包含数百个谐波项,即使用简化公式,也比J2精确得多。我们不能拿过时的标准来应付今天的挑战。”龙乐豪说。

海恩斯不悦道:“龙,精度不是唯一考量。阿波罗用J2模型登月,证明了它的可靠性。”

龙乐豪语气很是坚定:“海恩斯,我们不是重复阿波罗,我们在开创未来。

我们在空间站任务中靠EGM2008的简化公式成功完成了轨道修正。你让我放弃经过验证的经验,去用一个可能不适用的外来模型?”

王家瑞和刘济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海恩斯对接,后来又来了一位大佬龙乐豪。

他们的工位也调整到了这两位的对面。

他们每次来都能听到他们在吵。

不会他们只能听懂一半,也就是龙乐豪说的内容,另一半嘛只能听得出来海恩斯振振有词。

“不是,你参与过华国空间站项目吗?我可是实打实参与过阿波罗登月项目的!

你那时候还没搞航天呢。”海恩斯直言道。

龙乐豪也开始敲桌子了:“诶,你这叫什么话,你们是登过月,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技术和当时截然不同。

当时IBM要算上半天的数据,现在一秒钟就给你答案了。

现在还继续用那什么J2项的公式不纯纯刻舟求剑吗?”

刘济源无奈的摇了摇头,每次这两位都是逐渐升级,从争论技术上升到攻击资历。

他们从李瑞那也旁敲侧击出来,这些老头的工作内容有价值的可能就那么百分之一。

李瑞私下感慨也就教授有耐心,去他们的工作成果里找出有用的,放到项目里去。

不过李瑞同时也说了,这些老人的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对于学生们来说,跟着学一学他们的基本功肯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过放在现代的航天项目里,换他来,他肯定就捧着这些人,当好吉祥物。

“走走走,找教授!必须得找伦道夫评评理。”

“走就走,我还怕你不成?”

王家瑞和刘济源看到这几乎每次来都有的保留环节,对视了一眼,表示得跟上。

不跟上不行,每次看到林燃三言两语就把这两老头摆平,他们都觉得很有意思。

“这场争论的核心在于手算方法的选择,焦点是地球扁率模型及其对轨道倾角的影响。

由J2项等摄动项对地球扁率进行描述,毕竟它会导致飞船轨道的微小变化,影响倾角。

阿波罗时代,工程师使用基于J2的经典模型进行手算,简单且经过验证。

华国航天过去十来年用的都是基于EGM2008高阶重力模型的简化公式,精度更高但计算更复杂”

林燃用中英文分别把他们的争端说完之后总结道:“.这样是最合适的。”

然后示意负责翻译的实习生把他们带回工位。

王家瑞和刘济源也跟着回到自己的工位,“还是教授有办法,哄老头就跟哄小孩一样。”

“是啊,要我说他们的方法都过时了,海恩斯的J2项已经是六十年前的技术,哪怕龙院士的EGM2008也是十多年前的模型,现在早就不知道迭代了多少代。”

过去的大佬也敌不过时代的浪潮。

不过潮起潮落,林燃会证明,他在哪里,世界航天的中心就在哪里。

如果说老头是吉祥物,那还真有一位不是,他的工作没人能替代。

那就是奥尔德林。

以奥尔德林的思维清晰程度、四肢灵活程度,压根看不出这是90岁,说60岁都有人信。

更重要的一点是经验,宇航员这活,尤其是要参加登月的宇航员培训,除了奥尔德林外,还真没其他人能干得来。

从面试到训练再到最后的登月过程,奥尔德林要全程跟完。

风从窗户透进来,窗外可见一些梧桐。

墙上挂着阿波罗 11号任务的照片和一幅月球表面的油画。

奥尔德林本人则坐在桌子的首位,等待着候选人们的到来。

对于翻译成英文的一沓简历,老实讲他无法分辨这些华国前空军飞行员的水平到底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