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66章 不同的阵营,相同的目标(5k)

第66章 不同的阵营,相同的目标(5k)

施,为您提供便利。

您好好考虑一下吧。”

冯掌柜接着说:“楚斯先生,您听说过伦道夫·林吗?”

怎么可能没听说过。

柏林危机和他有关,古巴危机也和他有关,作为冷战最前沿的德意志,德意志报纸至今还时不时鼓吹一下“热线”的含金量。

每年诺贝尔和平奖从评选到公布,德意志的报纸都要把候选人的贡献拿出来和林燃的热线对比一番。

日耳曼人能不知道才怪,除非住在深山老林不问世事。

而最近最热门的就是人工智能和深蓝。

这么说吧,作为冷战最前沿,一切和冷战有关的新闻都是德意志媒体报道的焦点。

林燃提出的冷战胜负手观念,更是狠狠戳中了德意志媒体们的g点。

大家都有点恐慌。

因为本来以为谁先载人登月成功谁就赢了,结果你告诉我是长跑,还要等到那个听上去就感觉遥不可及的技术奇点实现,对于日耳曼裔中的有识之士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楚斯作为计算机专家,显然对深蓝以及人工智能更感兴趣。

“当然。”楚斯点头。

冯掌柜说:“如果您愿意来香江工作,您将获得和林教授一起工作的机会。”

楚斯眼睛都亮了,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这不可能,伦道夫在阿美莉卡呢,怎么可能跑到香江这种小地方。

也就格鲁什科夫这样的伦道夫研究专家才会注意到对方曾经去过香江任教,楚斯哪知道这些。

“不可能,林教授在为白宫和nasa工作。”楚斯都要起身送客了。

眼前这位华裔精英,看上去不是那么靠谱,都开始编故事了。

冯掌柜连忙道:“我的意思是,您愿意来香江的话,您将和堪比伦道夫·林的计算机大师一起工作。”

楚斯左思右想,也想不到香江有什么堪比伦道夫的计算机大师。

自己好歹造出来了z系列的计算机,虽说不被外界所知,只在柏林的小圈子里小有名气,香江那可就纯纯计算机荒漠了。

要真有堪比伦道夫的大师,他多少会有所耳闻。

他思来想去,也没想到香江有这号人物。

“没错,楚泽先生,欢迎您来香江亲自体验一下。

往返机票和酒店我们愿意全包。”

“废物,离1954年乔治敦翻译机器公开亮相都已经过去快十年时间,你们的进度居然如此缓慢。

十年前什么样,十年后依然什么样,换任何人来都做的和你们没有两样。

因为你们什么都没做!”林燃怒吼道,把乔治敦团队的成员们说的面红耳赤,却又哑口无言。

“效率低下,方向错误,完全就是在浪费ibm为你们争取到的资源!”

红石基地,专门腾出了一层给乔治敦-ibm项目的团队使用。

毕竟此时林燃最重要的工作依然是nasa,乔治敦翻译机器只能算是一个支线任务。

林燃不能去,那就只好你们过来。

乔治敦项目本身就是国防部赞助的,麦克纳马拉属于林燃的铁杆拥趸,一声令下莫干不从?

这个团队主要是以乔治敦大学的教授为主,ibm在其中只是起辅导作用。

ibm的ceo沃森在旁边听得好爽,恨不得站在那狂骂的人是他自己。

因为他一直都知道这个项目有问题。

准确来说,从第一天开始演示的时候,沃森就知道展示效果大于实际效果。

但负责人保罗·加尔文和利昂·多斯特尔特一直坚称乔治敦项目没有任何问题,一直在按照既定计划走。

本来沃森就不是专家,你只是从效果上感觉没有进展,他们会和你说,这是因为还在研发中,研发成功之后自然会有效果上的飞升。

搞得沃森也说不了什么。

另外就是ibm负责参与这个项目的员工,卡斯伯特·赫德和彼得·谢里丹,这两人也和乔治敦大学方面沆瀣一气。

大家都合起伙来骗,也不能算骗,就是忽悠。

没有进展说进展良好,没有结果说结果喜人。

为的就是让ibm和国防部不断往乔治敦项目里投钱。

一直要到1964年自动语言处理咨询委员会成立,七位专家凑到一起发布报告拆穿这个项目之后,乔治敦机器翻译项目才彻底被终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